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8.如图,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

(1)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木块,实验时要使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在此状态下,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1所示即为摩擦力的大小.本实验中,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2.8N.
(2)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接触面积和压力同时改变了,在研究接触面积对摩擦力的影响时没能控制压力这个变量.
(3)由甲、乙两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4)由甲、丁两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摩擦力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的材料无关.
(5)在实验后交流的过程中,小华发现有同学将该实验改成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装置改进以后的好处是:由于不需要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故便于操作(或由于测力计静止便于读数)(写出一条即可).

分析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要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通过测量拉力的大小,得出摩擦力的大小.
要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探究时应该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逐一研究.

解答 解:(1)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木块,实验时要使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在此状态下,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即为摩擦力的大小.
读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2.8N.
(2)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这一结论是不可靠的.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接触面积和压力同时改变了,在研究接触面积对摩擦力的影响时没能控制压力这个变量唯一.
(3)读图,由甲、乙两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4)读图,由甲、丁两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摩擦力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的材料无关.
(5)运用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其改进以后的好处是:由于不需要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故便于操作(或由于测力计静止便于读数).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二力平衡;摩擦力;2.8;
(2)接触面积和压力同时改变了,在研究接触面积对摩擦力的影响时没能控制压力这个变量;
(3)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4)压力相同时,摩擦力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的材料无关.
(5)由于不需要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故便于操作(或由于测力计静止便于读数).

点评 在本实验中,既考查了二力平衡原理的运用,又考查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同时还涉及了实验的改进方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等,综合性较强,但都是常考内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六安瓜片”在冲泡时香气甘美,汤色碧绿,溢味回甜,若打开刚刚沏好的“六安瓜片”茶杯盖子,会闻到扑鼻的茶香,这是由于茶香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同学希望通过比较电路中不同位置的电流表的读数来研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所接电路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后,两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图乙丙所示.

(1)电流表A2的读数是0.4A.
(2)该同学发现电流表A1指针偏转较A2小,所以他认为“串联电路电流每经过一个用电器,电流都会减弱一些”.请你指出造成他判断错误的原因.电流表A1与电流表A2所选量程不同.
(3)另一同学用两个规格不同的灯泡连接的电路如图丁所示.
a.这个同学认为:图中两灯的亮度不相同,就说明流过两灯的电流不相等,这种认为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不对,灯泡亮度由灯泡实际功率决定,不能根据灯泡亮度不相同判断电流不相等.
b.连接电路后,两灯泡都亮,由于连线较乱,一时无法确定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以下两种简单判断方法是否可行?请你在表中空格填写“可行”或“不可行”.
 方法 操作 现象 结论 方法是否可行
 方法1 把其中一灯泡从灯座中取下 另一灯熄灭 两灯一定是串联可行
 方法2 把任意一根导线断开 两灯熄灭 两灯一定是并联不可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奥斯特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与电流有关的磁场,该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把两段电热丝A、B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中,并接入电路,在烧瓶中加入质量、初温均相同的煤油,在分别插入两支完全相同的温度计.闭合开关通电一定时间,可以通过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了解电热丝产生热量的多少.已知A、B两电热丝的电阻分别为RA、RB,且RA>RB.这个方案是用来探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通过电热丝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请你运用所学知识推断,实验过程中甲(选填“甲”或“乙”)烧瓶内煤油的温度升高得更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小明学过物态变化知识后,上网了解到:冬天护路工人会往路面上撒盐,来避免路面结冰,他认为撒盐后水的凝固点会降低,并用了一个加盐的水杯和一个盛清水的杯子放进冰箱试了一下,“试了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问B.猜想C.实验D.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为了能确定像的位置.取两只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为了能比较像与物的大小.若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2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实验过程中,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玻璃板没有与平面垂直放置.
(3)如果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后,再移去蜡烛B,在蜡烛B的原来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称的像是虚像.
(4)小华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不变.(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以物理量的国际制单位及符号正确的是(  )
A.长度--米(m)B.速度--千米/小时(km/h)
C.时间--秒(h)D.温度--摄氏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小李同学自制了一个简易“电热驱蚊器”,它的发热元件是一个定值电阻,将这个电热驱蚊器接在家庭电路中,100s内产生的热量为484J的热量,则该“电热驱蚊器”的电阻为1000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