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使用天平前要调节天平平衡,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处,移动平衡螺母(左偏右调、右偏左调),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用量筒读数时,注意它的分度值,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面相平.
(3)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与标尺示数的和,看清标尺的分度值,读出示数加上砝码质量数就为烧杯和液体A的总质量;利用密度公式ρ=$\frac{m}{V}$求出液体密度.
(4)在测液体密度时,玻璃容器中的液体向外倒的过程中,容器壁一定要粘液体,所以不能全部倒出,将会带来实验误差,明确对体积测量结果的影响,进一步判断对密度测量结果的影响.
解答 解:(1)图甲中,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2)量筒的分度值是:2ml;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是:60ml.
(3)烧杯和液体A的总质量为m=150g+2g=152g;
由于空烧杯的质量为80g,则液体的质量为m′=152g-80g=72g
因此液体的密度为:ρ′=$\frac{m′}{V}$=$\frac{72kg}{60c{m}^{3}}$=1.2g/cm3=1.2×103kg/m3
(4)由题意可知,测液体密度时,先用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V,再测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在量筒中的液体向烧杯中倒时,量筒壁一定会沾有一部分液体,使烧杯中液体的质量变小,则由ρ=$\frac{m′}{V}$=$\frac{{m}_{总}-{m}_{杯}}{V}$可知,体积准确,质量偏小,所以密度测量结果偏小.
故答案为:
(1)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2)60 (3)1.2×103 (4)偏小;因为量筒中的液体不可能全部倒入烧杯中.
点评 本题考查了液体密度的方法,涉及到天平平衡的调节、量筒和天平的读数、密度的计算等知识;本实验中由于把液体从量筒向烧杯里面倒的时候,倒不干净,使得质量测量值偏小、从而使得密度的测量值偏小.正确的顺序应该是:先测量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再将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体积),再测量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求出量筒内液体的质量,最后利用密度公式求解.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 B. | 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 ||
C. | 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 D. | 水管本身的耐寒冷程度不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乙两次实验都应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 |
B. | 甲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左侧容器内空气吸收的热量更多 | |
C. | 乙实验是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 |
D. | 甲实验是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