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海水中的声速为1500m/s,光速为3×108m/s回答下列问题:
(1)人在峡谷呼喊之后,会听到回声,如果从呼喊到听到回声用了3s,则反射声音的峭壁距呼喊者0.51km.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人才能听到自己的回声,则人若要听到自己的回声,人距障碍物至少要17m.
(2)运用声纳系统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利用声纳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3s接收到来自大海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洋深度为2.25km.但是超声波声纳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无法用声纳来测量地月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太阳发出的光需要经过约8min才能到达地球,请你计算一下太阳到地球大约距离1.44×1011m.
(4)在人和山之间有一条铁路穿过,当一列火车行到人与山之间时拉响了汽笛.人看见拉汽笛冒出的白烟1s后听到汽笛声,忽略光传播的时间,又经过1.2s听到从汽笛的回声,求人与山之间的距离.

分析 (1)人发出的声音经峭壁反射后再传到人耳(回声),知道整个过程用的时间,可以求出声音从峭壁传到人耳的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求峭壁离喊话的人的距离;
(2)已知声速为340m/s,当测得声音从发出到反射回来的时间间隔,根据速度公式变形s=vt就可求出人离障碍物至少的距离;先算出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v=$\frac{s}{t}$就可求出海底的深度;由声音传播的条件就可解答此题;
(3)已知光速与光的传播时间,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太阳到地球的距离;
(4)由于光的速度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所以由“人看见火车冒出烟1s后听到汽笛声”,可得到声音从鸣笛处传播到人耳处共用时1s;“又经过1.2s后听到山反回来的声音”,说明了声音从鸣笛处传到山再返回人耳处共用时(1+1.2)s;声音走过的这两段距离之和,正好是2倍的人到山崖的距离,通过列方程不难得解.

解答 解:
(1)声音从峭壁传到人耳的时间:
t=$\frac{1}{2}$×3s=1.5s,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340m/s,
因为v=$\frac{s}{t}$,所以峭壁离喊话的人的距离:
s=vt=340m/s×1.5s=510m=0.51km.
(2)时间间隔为t=$\frac{0.1s}{2}$=0.05s,人离障碍物至少的距离:s=vt=340m/s×0.05s=17m;
根据题意由于经过4s后收到回波,那么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为t=$\frac{1}{2}$×3s=1.5s,
那么海底的深度为s=vt=1500m/s×1.5s=2250m=2.25km,
由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因为v=$\frac{s}{t}$,
所以太阳与地球间的距离:
s=ct=3×108m/s×480s=1.44×1011m;
故太阳到地球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44×1011m;
(4)如图,鸣笛处→人,声音传播用时1s;鸣笛处→山崖→人,声音传播用时(1+1.2)s=2.2s;

设人到山崖的距离为S,则:
2S=340m/s×1s+340m/s×(1+1.2)s
得出S=544m.
故答案为544m.
故答案为:(1)0.51;17;(2)2.25;真空不能传播声音;(3)1.44×1011;(4)人与山之间的距离为544m.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回声测距的了解与掌握,为了好理解,可以画图说明.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右图是一条小鱼吐出的气泡在水中的上升情况示意图,关于气泡受到的水的压强和水的浮力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到水的压强增大B.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C.受到水的浮力增大D.受到水的浮力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观察图的家用自来水表的刻度,它们的刻度表示测量的是什么量体积(填“体积”、“质量”等);读数为242.34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橡皮泥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A(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2)实验中选择和A等大的棋子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在玻璃板和B之间放一块不透明的挡板,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A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小科同学在接通如图甲所示电路时,发现右边四角星形的线圈面积变大,根据此现象,小科想:面积减小的原因可能是通以不同方向电流的导线之间互相吸引(填“吸引”或“排斥”).带着这个想法,小科设计了如下实验:如图乙,若当螺线管中通入如图所示电流时,A端是N极,各线圈可以看成是通以相同方向的电流,那么通电之后各线圈应该是互相吸引(填“吸引”或“排斥”),从而导致通电螺线管整体缩短(填“缩短”或“变长”).小科用实验验证了自己的想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科学家发现两根平行导线通电后有如图所示的现象(图中实线、虚线分别表示通电前、后的情况).
(1)由图可知两平行通电导线之间有力的作用.当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同时,导线相互吸引; 
(2)判断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方向的方法是:用右手握导线,大拇指指向电流方向,则四指环绕的方向就是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根据这个方法,请你判定甲图中导线a在导线b处产生的磁场方向为垂直于纸面向里.(填“向里”或“向外”)
(3)上述现象的原因是:通电导线a周围产生的磁场对通电导线b 有力的作用.当导线a中的电流方向改变时,其磁场的方向也发生改变,导线b受力方向随之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经2.8秒收到回声,海水的传声速度是1.5千米/秒,该处海的深度是2100米.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填“大于”或“小于”)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江苏省泰兴市九年级3月阶段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新型防空导弹“红旗﹣9”试射,导弹上升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导致内能_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少”或“不变”),此内能改变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实现的.用无烟煤来做饭时,热量大部分是通过_______________的方式传递给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如图所示,工人师傅利用该滑轮组将重为800N的货物匀速提升80cm,所用拉力F为300N,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为720J,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8.9%.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