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如图甲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1)实验中的起始点o点最好不选(选填“选”或“不选”)在管子的最底端处,是因为在开始的一小段距离里气泡作变速运动.
(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所用的时间为7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0.08m/s.
(3)下表为小芳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请你根据她所测数据在图乙中画出s-t图象,从图象中可以看出:气泡的运动可以(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看做是匀速直线运动.
从O点开始的路程s/cm01020304050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01.252.503.755.006.25
(4)为便于时间的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慢(选填”快”或“慢”).

分析 (1)气泡开始做变速运动,在探究过程中,最好待气泡稳定后读数;
(2)根据v=$\frac{s}{t}$求出气泡的平均速度;
(3)根据路程与时间的图象来分析问题的运动情况;
(4)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常识,即可知道哪种情况更便于测量气泡的运动时间和距离.

解答 解:(1)由于气泡在开始做变速运动,过一段时间才会做匀速运动,所以实验中的起始点O点最好不选在管子的最底端处;
(2)气泡的路程s=56cm=0.56m; t=7s;
则v=$\frac{s}{t}$=$\frac{0.56m}{7s}$=0.08m/s;
(3)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连线,如图所示:

由图象知,路程时间图象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气泡的运动可看做是匀速直线运动.
(4)由于物体是动态的,由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可知,物体运动的越慢,越易于测量.故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慢.
故答案为:(1)不选;变速运动;(2)0.08;(3)见上图;可以;(4)慢.

点评 此题考查到了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选来做为参照的物体我们看作是静止的;此外还考查了速度的计算,计算时要注意统一使用国际单位制单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高速公路经过城区时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而放鞭炮捂住耳朵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一汽车司机用塑料桶装半桶汽油放在车上,以便长途远行给汽车加油,交警发现后立即制止,请给司机讲讲:为什么不能这样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小阳站在地面,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S,且保持不变,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水中重力为GA,体积为VA的物体A,在物体A未露出水面前,小阳对地面的压强是P1,使用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η1,水对物体的阻力、滑轮组轮与轴的摩擦、绳重和绳的伸长都忽略不计,水的密度为ρ.
(1)求人的重力G
(2)已知GA=735N、VA=1.5×10-2m3、ρ=1.0×103kg/m3.在物体A完全离开水面后.A被匀速提升的速度为0.2m/s,小阳对地面的压强是P2,使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η2.P1:P2=5:4,η1:η2=24:25,求动滑轮的重力G和小阳此时拉绳的功率.(g取9.8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莉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光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约是10cm.
(2)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图1所示,其可能原因是光屏位置高.(说出一种原因即可)
(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5cm处,移动光屏,在屏上不能(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放大镜(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4)小莉同学将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请回答:
①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将光屏向靠近(靠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②如图2,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小莉同学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B
A. ②①B.③①C. ②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电路的识别:

(1)根据如图1所示的实物电路,请你在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如图2所示是小红同学连接的电路.如果合上开关,将会出现短路现象(选填“断路”或“短路”);对于这个电路,只须拆掉导线b,就能成为灯L1和L2串联的正确电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在夏天的海边,如果你碰巧可以观察到一种奇特现象,亦即海市蜃楼.物理课本对该现象的图象解释如图所示.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是由光的折射(选填“色散”、“反射”或“折射”)而产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B.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
C.在烧杯中分别放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时间相同;
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
小聪认为:
(1)步骤A存在的错误是: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应改为装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步骤C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
(2)用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同样时间,水升高的温度低(填“高”或“低”),说明水的比热容大.下列四种现象中,涉及到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这一特性解释的是ABC(多选题、填序号)
A.用水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B.冬天暖气设备采用热水供暖
C.内陆地区昼夜温差比珠海大       D.夏天在地面上洒水会感觉到凉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甲车行驶的时间是乙车的2倍,甲车和乙车的路程之比是1:3,则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是(  )
A.2:3B.1:6C.6:1D.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