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距U(厘米) | 5.0 | 6.0 | 7.0 | 8.0 |
像距V(厘米) | 4.5 | 5.5 | 6.5 | 7.5 |
分析 (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物体和环境对比度越大,并且物体越亮,物体的像越清晰.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同时能看到镜前物体的像,又能看到物体的像,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根据虚像的特点和物体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进行分析.
(3)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两个反射面都能成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判断A'点是两个玻璃板面成的像.
(4)知道A'是玻璃板的P面成的像,物距应该是蜡烛A到P面的距离,像距应该是像A'到P面的距离.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定义判断实验中的错误.
解答 解:(1)蜡烛点燃时比较亮,在较暗的环境中,烛焰和环境的对比度比较大,烛焰的像会更清晰;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A的同侧观察,即在玻璃板左侧观察.在像的位置放上一光屏,判断像的虚实,眼睛应该在玻璃板右侧观察,即在右侧如果能找到像就是实像,若找不到就是虚像;
(3)根据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通过测量,可以得到A和A'到平面镜P面的距离是相等的,所以A'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P面的成像得到的.
(4)如图,小柯测量时把像A'到玻璃板Q面的距离作为像距,像距测量错误,忽略了玻璃板的厚度,错误之处是:像距测了A′到Q的距离.
故答案为:(1)较暗;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左;右; (3)P;(4)像距测了A′到Q的距离.
点评 如果实验时,采用厚玻璃板会出现两个像,是因为玻璃板的两个面都起反射作用,都能成像,为了避免两个像带来的麻烦,实验时尽量采用较薄的玻璃板.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钩码的个数 | 1 | 2 | 3 | 4 | 5 |
钩码的质量(m/×10-2kg) | 5 | 10 | 15 | 20 | 25 |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G/N) | 0.5 | 1.0 | 1.5 | 2.0 | 2.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就越大 | |
B. | 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 |
C. | 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 |
D. | 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