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7.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声音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声音又逐渐变大,这个现象说明(  )
A.空气阻断了声音的传播B.玻璃罩阻断了声音的传播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D.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分析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用传声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 解: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传声的介质逐渐减少,所以听到声音逐渐减小,推理得出,把空气抽净,即玻璃罩内是真空时不能听到声音,得出结论为:真空不能传声.
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声音又逐渐变大;
逆向思考:传声就不能真空,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条件实验,记住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没有介质就不能传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按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画出光线AO经过半圆玻璃砖折射后的光路图;
(2)如图乙所示,根据入射光线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3)如图丙所示,根据折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
(4)如图丁所示,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1)小王同学为了测量积雪的厚度,设计了“根据雪地上的脚印深度进行估测”的方法.他采用的方法是:利用一块平整地面上的积雪,用脚竖直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然后通过测量积雪原来的厚度H,用脚踩后在雪上形成脚印的深度h,就可以估测雪的密度.请通过推导得出雪的密度的计算表达式.
(2)大雪过后,会造成路面积雪和结冰,危及交通安全.为了尽快消除路面积冰,可以通过撒盐和铺设防滑物以及组织扫雪等措施.
下表反映的是盐的浓度与凝固温度之间的关系,利用这一表格,请你估计当桥面上积冰的厚度达到2cm、环境温度为-3℃时,撒盐车应在每平方米的冰面上撒多少盐才能去除桥面上的积冰?
盐的浓度(%)05101520
凝固温度(℃)0-3-7.5-12-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喜羊羊发现后方大灰狼向自己猛扑过来,此时喜羊羊与前方羊村相距200m,喜洋洋以36km/h的速度跑向羊村.问:喜羊羊至少要用长时间才能跑进羊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小彬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2A”字样,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5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补充完整.

(2)小彬5Ω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而电压表有示数,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定值电阻R1短路(写出一种);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36A.
(3)将5Ω定值电阻换成10Ω定值电阻,闭合开关,为了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选填“A”或“B”)移动,记录此时各表的示数.
(4)将10Ω定值电阻换成20Ω定值电阻,重复步骤(3).
(5)实验记录的多组数据如表所示.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实验次数定值电阻Ω)电流表示数(A)
15
2100.18
3200.09
(6)实验结束后,小彬问老师在此实验中能否换用50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老师指导小彬分析了不能更换的原因.你认为其原因是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无法保持电压表示数为1.8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
(1)实验中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电流,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
①由图象可以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②上述实验中,小明用5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将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应将滑片向右(填“左”或“右”)移动,使电压表示数为2.5 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2)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不小于35Ω的滑动变阻器.
(3)小明想将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你认为他的实验方案可行吗?请说出理由.答:不可行(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小灯泡的电阻受温度影响而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
(1)实验器材:刻度尺、蜡烛、凸透镜、光屏;
(2)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需将三者中心调至同一高度并在同一直线上.
正确调整后,不断改变蜡烛到凸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光屏上的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
14013.3
23015
32020
41530
510光屏上没有像
68光屏上没有像
结论:
(1)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变小.
(2)如图所示,光屏应移至C区域才能找到清晰的像.

(3)观察火焰经凸透镜所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人眼应透过凸透镜向左观察.
(4)某同学移动光屏时,看到在光屏上承接到很远处景物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光屏落在很接近凸透镜焦点上.可以用此方法近似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图中是某种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图象反映的可能是(  )
A.蜡的熔化过程B.蜡的凝固过程C.食盐的熔化过程D.食盐的凝固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凸透镜对光有会聚(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可用来矫正远视眼(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