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8.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

(1)如图(a)所示,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型管中有高度差,通过②方法可以进行调节:①从U型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③向U型管内加适量水.
(2)如图(b)所示,用手指按了按探头的橡皮膜,发现U型管内液柱几乎无变化,其原因是压强计漏气,然后小明重新调整好器材,继续实验.
(3)比较图(c)和图(d),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4)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水和盐水中,如图(c)、(d)、(e)所示,他发现U型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相同,于是认为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无关.你认为,小明所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不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简要说明理由没有控制金属盒所处深度相同.

分析 (1)U形管右端液面比较高,就说明U形管左端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只要取下软管,让U形管左端液面和大气相通,这样U形管两端的液面就是相平了;
(2)使用压强计之前,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U形管中的液柱高度几乎不变,说明压强计各部分之间连接不够严密,有漏气现象;
(3)(4)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研究密度对压强的影响时,要保持深度相同;研究深度对压强的影响时,要保持密度不变;同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解答 解:(1)U形管右端液面比较高,就说明U形管左端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只要取下软管,让U形管左端液面和大气相通,这样U形管两端的液面就是相平了;
(2)使用压强计之前,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U形管中的液柱高度几乎不变,说明压强计各部分之间连接不够严密,有漏气现象;
(3)比较图(c)和图(d)可知,金属盒所处深度和密度相同,方向不同,高度差相同,因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4)探究密度对压强的影响时,要保持深度相同,图(d)、(e)中深度不同,因而小明所得出的结论是不正确的.
故答案为:(1)②;(2)压强计漏气;(3)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4)不正确;没有控制金属盒所处深度相同;

点评 液体压强的变化是通过U形管液面高度差显示的,采用的是转换法;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电源电压不变,闭合S1和S2,发现L2亮,L1不亮,其原因是(  )
A.L1灯泡短路了B.L1灯泡的灯丝断了
C.开关S2处短路D.L1灯丝的电阻小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力传感器在电子秤中的应用
电子秤所使用的测力装置是力传感器.常见的一种力传感器由弹簧钢和应变片组成,其结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弹簧钢右端固定,在其上、下表面各贴一个相同的应变片.若在弹簧钢的自由端施加向下的作用力F,则弹簧钢发生弯曲,上应变片被拉伸,下应变片被压缩.力越大,弹簧钢的弯曲程度越大.应变片结构如图乙所示,其中金属电阻丝的阻值对长度变化很敏感.给上、下金属电阻丝提供相等且大小不变的电流,上应变片两引线间电压为U1,下应变片两引线间电压为U2,传感器把这两个电压的差值U(U=U1-U2)输出,用来反映力F的大小.金属电阻丝的阻值随温度会发生变化,其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为消除气温变化对测量精度的影响,需分别在上、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与引线之间串联一只合适的电阻,进行温度补偿.串联合适的电阻后,测量结果不再受温度影响.

(1)这种力传感器是将力的大小转换为电压(填“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2)外力F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上、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都增大  B.上、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都减小
C.上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减小,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增大
D.上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增大,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减小
(3)传感器输出的电压U随外力F增大而增大;
(4)进行温度补偿时,应给上金属电阻丝串联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电阻,下金属电阻丝串联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电阻;
(5)如果未进行温度补偿,自由端受到相同的力F作用,该传感器下应变片两端的电压在冬天比夏天小(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图3中是一些人在生活用电中的几种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
A.试电笔的握法
B.带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使用三孔插座
C.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一个插座
D.     使用绝缘皮破损的导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为了测定牛奶的密度,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
(1)将托盘天平放于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左/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牛奶,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73.6g.然后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量筒内牛奶的体积是20cm3;再称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倒入量筒内的牛奶的质量为22 g.
(3)该牛奶的密度为1.1×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大家知道,接触的两个物体相互挤压,就会产生压强.小丽和小梅想:把一些水倒进容器里,由于水具有流动性,在重力作用下水的不同部分之间也会相互挤压.那么,液体内部是否也会产生压强呢?针对这一问题,她们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小丽的猜想:液体可能会产生向下的压强.
小梅的猜想:液体可能会产生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1)请你写出一个支持小梅猜想的生活事例:液压机.
(2)小丽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利用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橡皮膜和水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实验表明:液体会产生向下的压强.
小梅说:“再有一盆水,我直接使用你的装置就能验证液体会产生向上的压强.”小梅的做法是:将玻璃管中的水倒掉,把玻璃管带橡皮膜的一端竖直向下插入水盆中.她观察到的现象是:橡皮膜向内凹.
(3)小丽说:“不用橡皮膜我也能验证液体会产生向上的压强.”于是,小丽快速取下橡皮膜,将一张薄卡片放在玻璃管的下面并把玻璃管插入水中,看到薄卡片被水向上压在玻璃管口而不掉落,如图乙所示.
小梅却说:“你的这个实验虽然能够表明水对薄卡片产生了向上的压强,但不如我的实验好.”
小梅这样说的理由是:橡皮膜的凹凸程度可以体现液体压强的大小.
(4)经过讨论她们发现,其实用一盆水和一个透明塑料瓶,稍加处理就能验证她们的全部猜想.她们的做法是:将透明塑料瓶底部和侧壁的不同部位扎几个孔,瓶中倒上水,可以看到侧壁和底部都有水喷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部分同学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猜想2:同一深度,方向不同,液体的压强可能不同;
猜想3: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1和猜想2,他们用压强计研究水内部的压强,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序号123456789
深度(cm)555101010151515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液面高度差/cm4.34.34.39.2 9.213.813.813.8
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
(1)实验中我们是通过观察压强计液面高度差来判断液体压强的大小;在实验中,小强把探头直接放到水杯底部,这时A处的橡皮管与玻璃管互相脱开,他观察玻璃管中的液体液面相平;(填“相平”、“不相平”)
(2)保持探头在水杯底部,他把橡皮管与玻璃管互相连接好,再缓慢提高探头(未离开液面),在此过程中观察到玻璃管中的液体液面差变小;(填“变大”、“不变”、“变小”)
(3)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序号为1、4、7的三组实验数据;由实验可以判断猜想2是不正确(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并请根据你的判断在表格的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数据9.2.
(4)为了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小强又选择了酒精继续做实验,他把压强计的金属盒浸入酒精中,改变其所处的深度,发现压强计液面的高度差也出现有“4.3cm、9.2cm、13.8cm”,于是他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无关.你认为他的探究方案是不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你的理由是:没有控制深度不变.
(5)小莉没有用酒精实验,而是将橡皮膜的位置固定后,在水中加了两勺食盐(大约10克),待食盐溶解后,她发现压强计的高度差还是没有什么变化,你认为出现这种物理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加的盐太少,盐水的密度和水的密度近似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与压强有关的生活现象,下列解释符合物理规律的是(  )
A.没有大气压,水泵同样可以把水抽到高处
B.飞机的机翼能获得向上的升力,是应用了流速越大流体的压强越大的原理
C.高原地区大气压比沿海地区大
D.人用吸管吸食饮料时,是靠大气压把饮料“压”进了嘴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饮料瓶子,内部剩有饮料,将瓶子旋紧盖后倒过来时,饮料对平盖的压强比正放时饮料对瓶底的压强变大,瓶子对桌面的压强变变大,用吸管吸瓶中的饮料时,利用了大气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