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沸腾实验中,水温随时间的变化图象.由图可知

(1)在这个实验中,水的初温是91℃,水在第8min开始沸腾,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是不变;
(2)水的沸点是99℃;
(3)要想缩短水沸腾前的加热时间,常用的方法是:
①减少水的质量;②提高水的初温;.
(4)沸腾前水声的响度大.图乙中b图是水沸腾时情况.
(5)在丙图中,粗实线为原来对水加热到沸腾的图线,那么在图丙中也是水沸腾的图线是b;
如果所用酒精灯及加热方式完全一样,那么这个杯中的水比原来杯中的水少.

分析 (1)要掌握水沸腾时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2)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
(3)从给水开始加热到水沸腾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根据Q=cm△t知,可能是水的质量太大,可能是水的初温太低等等.
(4)沸腾前,上层的水温度较低,上升的气泡遇低温液化,气泡减小.当水温接近沸点时,有大量的气泡涌现,接连不断地上升,并迅速地由大变小,使水剧烈振荡,产生“嗡嗡“的响声,这就是“响水不开“的道理.对水继续加热,由于对流和气泡不断地将热能带至中、上层,使整个容器的水温趋于一致,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液体对气泡压强随水深度变小而减小,迅速到达液面而破裂,几乎听不到“嗡嗡声“,这就是“开水不响“的原因.
(5)根据水沸腾的特点和影响加热时间长度的因素解答.

解答 解:(1)在这个实验中,水的初温是91℃,水在第8min开始沸腾,沸腾时的特点是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
(2)温度保持99℃不变,此时水的沸点是99℃;
(3)要想缩短水沸腾前的加热时间,常用的方法是减少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初温等;
(4)沸腾前,气泡上升时,遇低温的水而出现液化变小,同时引起水的振动,产生较大的声音;沸腾时,由于此时整个容器内的水温相同,气泡不断升高,深度不断减小,水压不断减小,气泡逐渐变大,迅速到达液面破裂,几乎听不到声音;b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图象;a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增大,所以是沸腾时的图象;
(5)在丙图中,粗实线为原来对水加热到沸腾的图线,那么在图丙中也是水沸腾的图线是b;如果所用酒精灯及加热方式完全一样,那么这个杯中的水比原来杯中的水少.
故答案为:(1)91;8;不变;(2)99;(3)减少水的质量;提高水的初温;(4)大;b;(5)b;少.

点评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气泡的变化是直观判断水是否沸腾的依据,而气泡的多少与大小又是我们判断的重要标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图中的仪器是通过两玻璃管中液面的高度差的大小来反映出所测液体压强大小的.图(a)、(b)为“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的一个情景,此时探究的是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若利用图(b)、(c)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则图中两容器内的水面不需要保持相平(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图(c)中橡皮膜置于液体中的深度与h不相等(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已知次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若某次海啸发生的中心位置离最近的陆地距离为300km,则: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蚍蜉撼大树”一句中,施力物体是蚍蜉,受力物体是大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实验室里通常用电流表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测量时,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在电路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地球拥有的总水量约为1.4×1018吨.其中,含盐的海水约为1.32×1018吨.由于盐份的问题,海水不能(填“能”、“不能”)被陆地上的生命作为水源来利用.陆地上的淡水来自天上.海水在阳光下蒸发变成水蒸气,把盐留在了海里,而淡水蒸发到天上,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也有的小水滴凝固成了小冰晶,它们共同形成了云.云被风吹到陆地的上空,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水滴和冰晶降落到大地上.如此,陆地上的江河、湖泊、湿地才得以形成,它们是陆地生命的淡水源.由于陆地上的淡水也会因日晒而减少,或通过滔滔江流回归大海,地球可供陆地生命使用的淡水量不到地球总水量的千分之三,因此陆地上的淡水资源量是很紧缺的.图1是我国节水标志,图2是每年“世界水日”宣传主题,请你就节水和减少水污染各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生活污水净化后循环利用;工业污水净化后达标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ON为法线,A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
(1)实验时,他把此装置中的小门推开,小门上就看不到反射光,这一现象表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他应该改变入射角角的度数,改变时要保持入射点的位置不变.
(3)在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中,各小组同学都完成了各自的实验报告.以下是不同实验报告中摘录出来的四句话:
①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②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把小门向后折一个角度,小门上看不到光线;
④保持入射点位置不变,当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向法线靠近.
这四句话中,属于事实的是③④;属于结论的是①②.(均选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要使灯L1、L2并联,则需闭合开关S1、S3,断开开关S2;同时闭合开关S1S2S3则会造成电源短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暑假期间,司机小方驾车沿高速公路到某地旅游,路程为300km.轿车以108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且受到的阻力900N,该小轿车的油箱内装有40L汽油,整车质量为1800kg,已知汽油完全燃烧产生的内能有30%转化为有用的机械能,汽油的热值为3.3×107 J/L,g=10N/Kg.求;
(1)小轿车到达目的地牵引力所做的功和功率;
(2)若将这箱油完全燃烧,可以使这辆车匀速直线行驶多少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