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喜欢书法的小明同学用压纸石块设计了如下测量与探究活动,如图所示:

(1)小明在学校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压纸石块的密度:
①将托盘天平置于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 (选填“左”或“右”)调,直至横梁平衡;
②将石块放在天平的左 (选填“左”或“右”)盘,在另一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再次平衡,此时砝码和游码如图a所示,则石块的质量m=53.4g;
③他在量筒中装入40 mL的水,将石块缓慢浸没在水中,如图b所示,则石块的体积V=20 cm3,由密度公式ρ=$\frac{m}{V}$可算出它的密度.
(2)小明回家后用操作方便、精确度高的电子秤和同一块压纸石块,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①他将搅匀的糖水装入柱形杯中,置于电子秤上,如图c所示; 
②用体积不计的细线系好石块,缓慢浸入糖水至刚好浸没,电子称示数逐渐增大,则糖水对杯底的压力
逐渐增大 (选填“逐渐增大”、“保持不变”或“逐渐减小”),说明石块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如图d所示位置,石块所受浮力大小为0.214N;
③他将石决沉入杯底,松开细线,如图e所示,便开始书写探究报告:
④完成探究报告后,他将石块从糖水中慢慢提起.细心的小明发现石块离开杯底至露出液面前,电子秤示数一直减小,这说明石块在放置一段时间的糖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浸没深度有关 (选填“有关”、“无关”),造成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放置一段时间后不同深度的糖水密度不均匀.

分析 (1)通过指针偏转的方向,来移动平衡螺母.指针右偏,天平的右端下沉,平衡螺母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量筒分度值为1ml,读出量筒示数由此得出物体的体积;
(2)浮力与液体密度和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探究中应运用控制变量法;根据增大的压力计算浮力的大小.

解答 解:
(1)①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天平的右端下沉,应将平衡螺母向相反的左侧移动.
②物体石块放在天平的左盘里,砝码放在右盘里,由图b知小石块的质量:m=50g+3.4g=53.4g,
③由图c知,量筒分度值1mL,所以石块的体积V=60ml-40ml=20ml=20cm3
(2)②石块逐渐浸入糖水中,排开糖水体积逐渐增大,受到糖水浮力增大,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石块对糖水有向下力的作用逐渐增大,所以糖水对杯底压力增大,这说明石块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比较分析实验步骤c、d中电子秤的读数,从c~d读数越来越大,得出的结论是:在排开液体的密度不变的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浮力大小为:F=G=mg=(421.4g-400.0g)×10-3×10N/kg=0.214N;
④由题知,石块从糖水中慢慢提起,石块离开杯底至露出液面前,电子秤示数一直减小;
在该过程中,电子秤的示数等于容器和糖水的总重再加上石块对糖水的压力(该压力等于浮力),电子秤示数减小,说明石块受到浮力也减小了,由此说明石块在放置一段时间的糖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浸没深度有关;
石块离开杯底至露出液面前浸没在糖水中,探究浮力与浸入深度的关系控制了石块浸入液体体积不变,所以造成得到这个结果的原因可能是放置一段时间后不同深度的糖水密度不同.
故答案为:(1)①左;②左;53.4;③20;(2)②逐渐增大;排开液体的体积;0.214;④有关;放置一段时间后糖水密度分布不均匀.

点评 本题中以生活中见的器材和材料做探究实验,在只有测质量工具的条件下,涉及测量物体体积和密度的方法,重点考查了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控制变量法和对测量结果的评估能力.掌握基础知识是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鸡蛋撞石头,使鸡蛋破裂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B.鸡蛋C.石头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小宜同学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电源电压恒定为6V,标有“2.5V”字样的待测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10Ω,所用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50Ω、1A”.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甲图中未完成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按图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时,灯不亮,电压表有较大的示数,经检查,导线连接完好,则电路的故障是:灯泡断路.排除故障后,再次闭合开关时,小灯泡发出耀眼的光后立即熄灭,小宜在操作过程中的不当之处是:闭合开关前没有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阻值最大处;
(3)纠正错误后,继续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P至某一位置,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2.3V,为了让小灯泡正常发光,小宜应该将变阻器滑片向左(选填“左”或“右”)移动;
(4)小宜同学在实验中为了能得到比较准确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改变接入电路的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得到三组数据,如表:
你认为小宜求平均值得到额定功率的数据处理方法是错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正确的测量结果是P=0.60W.
实验序号电压表示数/V电流表示数/A功率/W额定功率/W
12.00.180.36P=$\frac{0.36+0.60+0.78}{3}$
=0.58
22.50.240.60
33.00.26 0.78
(5)另外一位同学还想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于是将甲图中的小灯泡换成定值电阻R,并使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保持2V不变,多次更换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R,记录各次电流表的示数,在不更换其他器材的情况下,为了能够完成实验,他更换的定值电阻R的阻值不能大于25Ω.
(6)以下实验与“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不相同的是C.
A、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B、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C、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B.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C.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EADCB (只填字母序号).
(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选填“左”或“右”).
(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小矿石的质量为62.4g;用量筒量出小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小矿石的密度ρ=3.12×103kg/m3
(4)实验中,由于小英同学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但实验室里已经没有量筒了,老师就给她增加了一个溢水杯,小英将溢水杯盛满水,再放入小石块,用质量为m1的小烧杯收集排出的水,再称得小烧杯和排出水的总质量为m2,最后得出石块的体积表达式为V=$\frac{{m}_{2}-{m}_{1}}{{ρ}_{水}}$.(水的密度用ρ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小明想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室为他提供了如下仪器,电源电压恒为6V,开关、导线若干,电流表,电压表,3个浸泡在植物油中的电阻丝,每个玻璃瓶中的温度计规格相同,规格如下:
A玻璃瓶(盛有50g植物油,内部装有10Ω的电阻丝R1
B玻璃瓶(盛有50g植物油,内部装有5Ω的电阻丝R2
C玻璃瓶(盛有50g植物油,内部装有10Ω的电阻丝R3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左移动电流表示数变小.
(2)当玻璃瓶中的植物油温度升高时,植物油的内能将会增大(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闭合开关,小明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并将数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时间电阻温度1min1.5min2min2.5min
R118℃22℃26℃30℃
R218℃20℃22℃24℃
通过分析表格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①电流和电阻相同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②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成正比.
(4)小明想继续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大小的关系”,他想拆接电路,但旁边的小红说只需把实验仪器中的C并联在B(填写“A”或“B”)的两端即可,你认为A(填写“A”、“B”或“C”)玻璃瓶中的温度计示数升高得更快.
【拓展】若在1min~2min的时间内,A玻璃瓶中的电阻丝R1消耗了788J的电能,不计热损失,则玻璃瓶内植物油的比热容为1970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所示,小明在做“测小灯泡电功率”实验,所用器材有:4节新干电池,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开关盒导线.

(1)如图甲所示,小明还没有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该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并指出电路中的不足之处:电压表使用了0-15V量程;
(2)改正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处,电压表的示数为2.8V,若要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P向A(填“A”或“B”)端滑动;
(3)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0.5W;
(4)下面想测量灯泡在2V电压下的电功率,继续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却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只能调到2.2V,原因是滑动变阻器最大值过小(电源电压过大);
(5)下面发现滑动变阻器的铭牌数据模糊不清,为了了解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x,他用一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0替换了小灯泡,并取走了电压表,也测出了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请在图丙的虚线框中画出小明的实验电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天气炎热,小明在吃冷饮时观察到一些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将冷饮从冰箱里拿出时,感觉到“粘”手是凝固造成的
B.包装盒外面的霜,是液化造成的
C.打开冷饮包装纸,看到有“白气”生成是升华造成的
D.吃冷饮时感到凉爽,主要是凝华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某兴趣小组在“自制水膜透镜”活动中,如图所示,将内径4mm的细铁丝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布满圆环的水膜犹如透镜.实验过程中,小张和小华发现该透镜的观察范围太小,想制作更大的水膜透镜,但又易破裂.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制作圆环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1)为了验证猜想一,小华选用细铁丝、细塑料片、细铝条制成圆环,改变圆环直径后,分别浸入水中获取液膜,测量出液膜即将破裂时的最大直径.实验前,他应该控制三种材料横截面的粗细和形状相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小张找来比水粘稠的透明的色拉油、胶水,将细铁丝圆环分别浸入两种液体中,重复上述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液体色拉油胶水
圆环的最大直径/mm910
于是小张就得出结论:液体越粘稠,液膜的最大直径越大.
针对小张的实验过程,请指出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①实验次数太少;②选用的液体种类太少.
(3)实验中,将大小相同的胶水膜和水膜,放在书本前相同距离处,发现透过胶水膜观察到的正立的“字”更大一些,原因是:胶水的对光线的折射程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4.如图甲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60V且保持不变,电阻R1标有“35V 245W”的字样,R2是一个最大阻值为70Ω的滑动变阻器,电阻R3的额定电流为7A(不计温度对电阻的影响).求:

(1)R1的阻值;
(2)R1正常工作100s消耗的电能;
(3)闭合S,当R2的阻值为Rm时,V1的示数为U1,V2的示数为U2;当R2的阻值为R0时,V1的示数为U′1,V2的示数为U′2;已知U′1=$\frac{3}{4}$U1,U′2=$\frac{9}{10}$U2,U1=$\frac{4}{5}$U2,求R3的阻值;
(4)在电路安全的前提下,小天同学用以上器材组成一个如乙图所示的电路:在R1、R2和R3 中任选两个电阻分别连入电路的“AB”和“CD”处,组成不同的电路,在同一电路中两个电阻的功率之差如果超过200W,电路外的检测装置将自动报警,请通过计算和推导,判断哪些电路始终不会导致检测装置报警,哪些电路会导致检测装置报警,并计算报警时R2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