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是(  )
A.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导体的电流
B.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它的材料
C.在温度一定时,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它的材料
D.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分析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属性,其大小与材料、长度、横截面及温度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

解答 解: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属性,其大小与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及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电压、通过导体的电流以及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等因素无关,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理解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属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如图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秒表、木块.
(1)该实验的原理是v=$\frac{s}{t}$
(2)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时间(选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3)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较长,其平均速度越大(选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大(选填“大”或“小”).
(4)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0.2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7.一油库装煤油的油罐中盛有4m深的煤油,在距底部0.5m处发现有一面积为10cm2的圆形漏油孔.(  ρ=0.8克/厘米3)求:
(1)小孔处煤油的压强多大?
(2)要堵住这个孔,至少需要在罐壁处施加多大的力?(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三条同种材料制成的导线A、B、C,A比B长,C与B 等长;C比B粗,A、B粗细相同.设三条导线的电阻分别是RA、RB、RC,在相同温度下,三条导线的电阻大小关系为RA>RB>R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1.3千克的水从85°C降低了35°C时,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焦耳?[c=4.2×103J/(kg•°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两个电饭锅甲和乙,甲的额定功率为1200W,乙的额定功率为800W.在它们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饭煲甲电流做功比乙多B.电饭煲甲消耗电能比乙多
C.电饭煲甲消耗电能比乙快D.电饭煲乙消耗电能比甲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在某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做实验甲,镜面垂直于阳光,在透镜下面放上白纸(纸面与镜面平行),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 s/cm 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 t/min,绘出图线乙,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 f 为12cm;
(2)实验前要调整烛焰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成像在光屏中央.
(3)为了方便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粗糙(选填“粗糙”或“光滑”)的玻璃板.
(4)如图丙所示,用该凸透镜做成像实验,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cm的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光屏上得到清晰的放大(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实像,投影仪(“照相机”/“投影仪”)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若撤去光屏,人眼在图所示的位置能(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
(5)如果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变,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时,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一个焦距适当的凹透镜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才能实现.近视(选填“近视”或“远视”)眼就是利用这种透镜矫正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在做“用电流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的实验中:
(1)连接实物过程中,开关应当处于断开状态(选填“闭合”或“断开”).
(2)某实验小组在做实验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反向偏转,则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另一小组发现若指针偏转到右边没有刻度的位置,原因是电流表所选的量程太小了.
(3)小宇正确连接电路图后,如图所示分别把电流表接在A、B、C三处,测出了三处电流,分别用IA、IB、IC表示,并把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中.
IA(A)IB(A)Ic(A)
0.60.30.3
于是他得出了两个实验结论:
1、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2、并联电路各支路的电流相等.
这两个结论哪个不是并联电路电流关系的普遍规律?2(填结论序号).为了排除错误结论,接下去他应该进行的操作是: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接入电路,再测出A、B、C、三处电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陆游那个时代,人们就已觉察到城市温度高于郊区.
(1)请你分析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
(2)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每个问题至少答出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