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7.为了测定牛奶的密度,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
(1)将托盘天平放于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 左端“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 左/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牛奶,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73.6g.然后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量筒内牛奶的体积是20 cm3;再称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倒入量筒内的牛奶的质量为22g.
(3)该牛奶的密度为1.1g/cm3
(4)另一同学小华利用弹簧测力计、空饮料瓶、水、细线等物品也想出了测牛奶的密度的方法.其操作步骤是: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饮料瓶的重力G1
②在空饮料瓶中装满水,拧紧瓶盖,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瓶和水的总重力G2,计算水的体积为$\frac{{G}_{2}-{G}_{1}}{{ρ}_{水}g}$(用测出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③将空饮料瓶中的水倒掉并擦干,;在空饮料瓶中装满牛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瓶和牛奶的总重力G3(说出具体方法和要测出的物理量并用字母表示)
④计算牛奶密度ρ=$\frac{{G}_{3}-{G}_{1}}{{G}_{2}-{G}_{1}}•{ρ}_{水}$.(用测出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分析 (1)天平在调节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指针左偏往右调节平衡螺母.
(2)在进行量筒的读数时,要注意量筒的分度值,视线与液面的凹底相平.在称量过程中,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
天平平衡时,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3)计算出牛奶样品的密度;
(4)利用题目中所方法测牛奶密度,遇到的关键困难是要解决如何测牛奶的体积,这里是借助了水来进行等效替代.因此,按照这一思路结合密度的公式可完成本实验.

解答 解:(1)平使用前首先将天平放到水平台上,将游码拨到标尺上的零刻度线处,调节螺母使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平衡调节原则:右偏左调,左偏右调,先快后慢.根据题意,指针左移,所以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读取量筒液体的体积时,视线与液面(凹液面的底部)相平,凹面正好在20ml处,所以量筒内牛奶的体积:V=20ml=20cm3
根据题意:烧杯和剩下的牛奶的总质量:m=50g+1.6g=51.6g,
已知,烧杯与牛奶的总质量:m=73.6g,
所以倒入量筒内的液体的质量m=m-m=73.6g-51.6g=22g;
(3)牛奶的密度:ρ=$\frac{m}{V}$=$\frac{22g}{20c{m}^{3}}$=1.1g/cm3
(4)②水的体积V=$\frac{{m}_{水}}{{ρ}_{水}}$=$\frac{\frac{{G}_{水}}{g}}{{ρ}_{水}}$=$\frac{{G}_{2}-{G}_{1}}{{ρ}_{水}g}$;
③为了测出与水同体积的牛奶,还需用这只瓶子再装满牛奶进行测量,具体操作为:将空饮料瓶中的水倒掉并擦干,在空饮料瓶中装满牛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瓶和牛奶的总重力G3
④牛奶的密度ρ=$\frac{m}{V}$=$\frac{\frac{{G}_{3}-{G}_{1}}{g}}{\frac{{G}_{2}-{G}_{1}}{{ρ}_{水}g}}$=$\frac{{G}_{3}-{G}_{1}}{{G}_{2}-{G}_{1}}•{ρ}_{水}$.
故答案为:(1)右;(2)20;22;(3)1.1;(4)②$\frac{{G}_{2}-{G}_{1}}{{ρ}_{水}g}$;③在空饮料瓶中装满牛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瓶和牛奶的总重力G3;④$\frac{{G}_{3}-{G}_{1}}{{G}_{2}-{G}_{1}}•{ρ}_{水}$.

点评 本题是测定密度的常规实验题,主要考查天平、量筒的读数及密度的基本计算,天平和量筒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放、调、称、读等都是基本的知识要求,必须掌握扎实牢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小明游泳时发现,人在水中越往深处走就越觉得所受的浮力越大.由此他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有关或者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于是他找来一个金属圆柱体、弹簧测力计、烧杯和水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四幅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

(1)分析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可知: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就越大(选填“越大”或“越小”).
(2)小明绘制了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圆柱体的拉力和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随浸入水中深度变化的图象,如图戊所示.分析图象可知:描述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的图象是a(选填“a”或“b”);该圆柱体在空气中所受的重力为2.7N,当金属块完全浸没水中后所受的浮力是1.0N,金属块浸没水中后所受浮力大小与金属块所处的深度无(选填“有”或“无”)关.该金属的密度为2.7×103kg/m3
(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请你再增加一个实验步骤,用来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是小红家进户开关上漏电保护器的铭牌.以下关于该铭牌上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漏电电流大于30 mA,保护器会在0.1 s内切断电源
B.漏电时间超过0.1 s时,保护器才能动作
C.漏电电流达到20 A,保护器才能起作用
D.只有当进户电压大于220 V时,保护器才能起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如图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的大小,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2)实验中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需要控制小球撞击时的速度不变,具体的控制方法是使不同质量的小球从同一高度处滚下.
(3)质量和速度谁对动能的影响较大呢?小文所在的物理兴趣小组借助速度传感器和其他仪器得出了两组数据如表一和表二所示.
表一(钢球撞击时的速度为8cm/s)
序号钢球质量
m/g,
木块滑行距离
s/cm
110010
220020
330030
序号钢球撞击速度
v/m.s-1
木块滑行距离
s/cm
1810
21640
32490
①分析这两组数据可以得出:速度对物体的动能影响较大.
②分析表一这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在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分析表二这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在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③物理研究方法有许多,如等效替代法、类比法、转换法、对比法、控制变量法;本实验中运用了两种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转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在容器中装有水,有一冰块漂浮在水面上;当慢慢给容器加热使冰块熔化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冰块的密度保持不变B.冰块的温度保持不变
C.液面的位置保持不变D.冰块和容器中水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在“测定形状不规则的实心小铁块的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的操作过程如图(a)、(b)、(c)所示,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上的三个砝码质量依次是50g、20g、5g,游码位置如图(a)所示.
(1)请你将小明同学所测得的数据填入表格相应的栏目内.
物理量铁块质量
m/g
适量水的
体积/cm3
铁块和水的
总体/cm3
铁块体积
V/cm3
测量值
(2)计算铁块密度的公式是ρ=$\frac{m}{V}$;铁块的密度ρ7.8×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如图所示,圆柱形平底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底面积为500cm2.在容器内放入一个底面积为200cm2、高为20cm的圆柱形物块,物块底部的中心通过一段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向容器内缓慢注入某种液体直至将其注满,如图乙所示.已知在注入液体的过程中细线对物块的拉力F随液体深度h的变化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物块刚好浸没时,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合力为8N.若将细线剪断,当物块静止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4640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小勇在测量额定电压是2.5V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

(1)为完成实验,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图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发光较暗但亮度一直不变,其原因是将变阻器下面两个接线柱连入了电路中了.
(3)正确连接电路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2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小灯泡的实际电流为0.22A.
(4)若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填“左”或“右”)移动,直至电压表示数2.5V为止.
(5)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下多组电流表示数及对应的电压表示数,并画出图丙所示的I-U图象,根据图象还可以得出关于灯泡一个变化规律是灯泡的实际功率随灯的电压的增大而变大(或灯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在探究“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细线把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悬挂起来,将小球从位置B拉到位置A,由静止释放小球,观察小球从A→B→C的过程中的高度和速度的变化,并测出了小球在A、B、C三个位置时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值,从而分析这一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的转化,数据如表所示.
 运动过程或位置 A A→B B B→C C
 动能Ek(J) 0 增加 4.98 减少 0
 重力势能EP(J) 5.00 减少 0 增加 4.97
(1)小球在图中的C位置,受到2个力的作用.
(2)从实验中可以看出,小球从A→B的过程中速度不断增加,高度不断降低,这个过程中是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在能量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在逐渐减少,这主要是小球由于受到空气阻力造成的.
(3)在实验中,如果换用质量为2m的小球,其他条件不变.那么,小球到达B位置时的机械能大于质量为m的小球到达B位置时的机械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