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本题属于材料阅读分析题,所有的问题都来自于提供的材料,仔细阅读短文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明白眼睛成像的原理和明视距离,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漫反射的特点等逐一做出解答.
解答 解:(1)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度获得清晰的像,相当于改变透镜的焦距;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
(3)漫反射的光可以射向各个方向,因此,人眼之所以能看清各种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表面能将光线通过漫反射进入人眼后在视网膜成像的缘故.
(4)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因此,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10cm~极远处.故C正确.
故答案为:(1)倒立;(2)弯曲程度; 像距;(3)漫反射;(4)C.
点评 材料阅读题所占比例逐年递增,这类题型给出一个情景材料,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阅读理解,从材料中捕捉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材料阅读题取材广泛,涉及的知识面较宽,所举事例贴近生活,要求学生思维活跃,利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联系实际进行探究.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实验次数 | 物重G/N | 物体上升 高度h/cm | 弹簧测力计 移动距离s/cm |
1 | 6 | 3 | 9 |
2 | 6 | 5 | 15 |
3 | 6 | 18 | 5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 |
B. | 千瓦、瓦都是电功率的单位 | |
C. | 消耗电能多的用电器电功率越大 | |
D. | 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其主要作用是改变电压,便于多次测量,得出普遍规律 | |
B. |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其主要作用是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便于多次测量,得出普遍规律 | |
C. | 在“测量未知定值电阻Rx的阻值”的实验中,其主要作用是为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 |
D. | 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其主要作用是为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物质 | 铝 | 铁 | 铜 |
密度(kg/m3) | 2.7×103 | 7.9×103 | 8.9×103 |
比热容[J/(kg•℃)] | 0.8×103 | 0.46×103 | 0.39×103 |
长1m、横截面积1mm2的金属丝在20℃时的电阻/Ω | 0.027 | 0.096 | 0.017 |
A. | 将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的铁丝和铜丝串联在电路中,铁丝两端电压大 | |
B. | 将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的铝丝和铜丝并联在电路中,铝丝消耗功率大 | |
C. | 质量相同的铝和铁升高的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图象如图所示,则b是铁 | |
D. | 若铜与铁的质量为3:2,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之比是92:11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 |
B. | “进入教室严禁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 |
C. |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 | |
D. |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