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1)如图1所示,此圆柱体的直径是1.70cm.
(2)如图2-a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重物,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6N.若将此弹簧测力计、重物如图2-b所示进行测量,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变大(“变大”、“变小”、“不变”).
(3)现有一质地均匀,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小明想用天平粗略测出它的密度,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零刻度线处,观察横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则他应将横梁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左”或“右”)移动.天平平衡后,小明用烧杯装满水,测出其总质量为m1(如图3-a),将小石块投入装满水的烧杯中(如图3-b),测其总质量为m2,此时溢出质量为m3的水,则小石块的密度ρ=$\frac{(m2+m3-m1){ρ}_{水}}{{m}_{3}}$..

分析 (1)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弹簧测力计读数时,先观察量程,然后根据指针所在位置进行读数.弹簧测力计倒过来使用,弹簧测力计的外壳受到一定的重力,在外挂物体时就有一定的示数.
(3)①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右侧,右端下沉,左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方向移动;②根据题意求出小石块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求溢出水的体积(小石块的体积),再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小石块的密度.

解答 解:由图知:
(1)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圆柱体左侧与2.30cm对齐,右侧与4.00cm对齐,所以圆柱体的直径为L=4.00cm-2.30cm=1.70cm.
(2)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图a指针所在位置是3.6N;弹簧测力计倒过来如图2-b使用,相当于增加物重,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3)①当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右端下沉,左端上翘,要使平衡螺母向左移动;
②小石块的质量:m=m2+m3-m1
小石块的体积和溢出水的体积相等,所以小石块的体积:V=$\frac{{m}_{3}}{{ρ}_{水}}$,
石块的密度:ρ=$\frac{m}{V}$=$\frac{m2+m3-m1}{\frac{{m}_{3}}{{ρ}_{水}}}$=$\frac{(m2+m3-m1){ρ}_{水}}{{m}_{3}}$.
故答案为(1)1.70;(2)3.6; 变大;(3)左;=$\frac{(m2+m3-m1){ρ}_{水}}{{m}_{3}}$.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了力学中的长度的测量、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天平的调节以及密度公式的灵活应用.利用排开水的质量求小石块的体积,本题的关键是求小石块的质量与体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
看见了手的影子
B.
看见了不发光的物体
C.
看见了碗中的硬币
D.
透过树丛的光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中国运动员苏炳添以9.99s的成绩成为第一个打破百米10s大关的黄种人.在比赛过程中.他做变速(填“匀速”或“变速”)运动,他的百米平均速度约为10m/s(保留整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有一种固体空气清新剂,打开后,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小,在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B.熔化C.升华D.蒸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上方铺放一张白纸,两物体间隙中间用吹风机水平吹风,白纸会下凹,简述白纸下凹的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所示的四种运动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
A.
运动员被蹦床弹起
B. 
小球从B向C运动
C.
滚摆向上滚动
D.
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世界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大会于2014年12月下旬在四川成都举行,业内一致认为“机器人将无处不在”.如图是幼教机器人正在和小朋友进行对话交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8m/s
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能区分机器人和小朋友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1)图甲电表读数为0.32A.
(2)图乙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的分度值是0.1cm,所测物体的长度是2.50cm.
(3)图丙中电阻箱读数是4208Ω.
(4)如图丁所示,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若物体重6N,实验时应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若物体上升高度为10cm,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4 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3.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近年,由于校车事故频频发生,校车安全问题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通过观察,发现校车的一些设计和使用过程中的许多现象都与物理知识有关,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
(1)当你乘坐在行驶的校车上时,以自己为参照物,司机是静止的(填“静止的”或“运动的”);坐在前排的学生佩戴安全带的宽度比较大,这是为了减小(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
(2)校车要严禁超速,这是因为校车在刹车过程中,由于惯性,乘客会向前(选填“前”或“后”)倾倒;校车动能将减小(选填“增大”或“减小”),这是由于汽车在刹车时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校车发动机工作时,缸体的温度很高,为确保发动机正常工作,需对缸体进行冷却.汽车发动机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主要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特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