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小罗用一个凸透镜及相关器材,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在图甲中画出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用图甲的凸透镜进行图乙的实验,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小罗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他应当将光屏远离(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3)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完整的像(选填“完整的像”、“一半的像”或“无法成像”),亮度变暗(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4)用图甲的凸透镜,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30cm处向透镜移动,则凸透镜成的像变化情况是先变大后变小.(选填“始终变大”,“始终变小”,“先变小后变大”,“先变大后变小”)

分析 (1)由图示可知,入射光线过焦点,根据入射光线的特点,可以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
(2)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发散的含义是使会聚的光线变为平行光,或会聚的光线推迟会聚;
(3)若将凸透镜的一部分遮住,凸透镜其他部分仍能折射光线,所以仍能成物体完整的像,只是折射的光线数量减少,所以像比原来变暗;
(4)当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变化,物体在凸透镜中成的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大小都随之变化.并且是物体距离凸透镜越近,物体成的像就越大.

解答 解:(1)入射光线过焦点,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则折射光线将平行主光轴射出.故画图如下:

(2)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放在凸透镜与烛焰之间,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会使原来会聚的像推迟会聚成像,所以他应当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3)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凸透镜的上半部分仍能折射光线,成烛焰完整的像;由于凸透镜折射光线的数量比原来减少,所以像比原来变暗;
(4)物体从远处像凸透镜焦点移动的过程中,物距在不断地减小,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变大,成虚像后变小.
故答案为:(1)见上图;
(2)远离;(3)完整的像;变暗;(4)先变大后变小.

点评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的特殊光线,凹透镜的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成像情况和应用,本题综合性比较强,属于中等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小敏在实验室测量盐水密度.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杯内盐水(如图甲)的总质量为80g.然后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乙,则盐水的体积为20cm3,接着她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杯内剩余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丙所示.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1.1×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所示是小林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所做的三个实验,图中显示液体压强大小的仪器是U形管压强计,它是根据U形管左右两管中液面高度差来反映橡皮膜受到压强大小的.由图中所示的装置及现象可以判断小林是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橡皮膜的朝向的关系,从图中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在同一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都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在“探究凸透镜”的实验中,
(1)在光具座上从左至右,依次安装蜡烛、凸透镜、光屏时,要使它们中心在同一高度.
(2)把蜡烛放在22cm处时,光屏上成等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11cm.
(3)光屏距凸透镜28cm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蜡烛距离透镜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4)刘强在实验时观察到光屏上的像成在光屏的下方且不完整,为观察到完整的像,他接下来的操作是蜡烛向下移动或向上移动凸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选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点燃蜡烛,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是常用的三种光学仪器,其中照相机遵循此成像规律.
(3)若将蜡烛向右移动5cm时,在光屏上要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右(选填“左”或“右”)移动;当光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时,像的大小与原来的像相比较是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连入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
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0的最大电阻为10Ω.闭合开关S,滑片从b端向a端滑动,直到小灯泡正常发光,得到如图乙所示的I-U图象.求:
(1)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2)滑片在b端时小灯泡的电阻.
(3)电源电压.
(4)从图象中你还发现有什么新的发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实验中:
(1)请在右边的方框内画出与图甲对应的电路图,并在电路图中标上Ll、L2
(2)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灯L1两端的电压为1.9V;
(3)闭合开关后,小明发现L1、L2均不发光,电压表有示数且大小接近3V,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L1发生了断路(选填“短路”或“断路”).
(4)排除故障后,小明在测量了灯L1两端的电压后,断开开关,然后将AE导线的A端松开,接到D接线柱上,测量灯L2两端的电压,这一做法存在的问题是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温度传感器广泛用于室内空调、电冰箱和微波炉等家用电器产品中,它是利用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而变化的特性工作的.在图甲中,电源的电压U=9.0V;G为灵敏电流表;R0为定值电阻;R为热敏电阻,其阻值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乙的R-t图线所示,闭合开关S:

(1)当R的温度升高时,灵敏电流表G的示数将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将变小.(变大/变小/不变)
(2)当R的温度等于20℃时,根据图线知道R的电阻值是4000Ω,若此时灵敏电流表示数I=2mA,则R0的阻值是50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和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时间/min01224
温度/℃9092949698
时间/min5678
温度/℃99999999
(1)图中甲、乙、丙三名同学读温度计示数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乙.
(2)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此时水的沸点是99℃,水的沸点低于100℃,可能的原因是水上方的气压小于  (大于/小于/等于)1标准大气压,生活中的高压锅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3)水沸腾时有大量的“白气”冒出,“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汽化/液化/升华).
(4)实验收集9组数据比收集5组数据的好处是C(只填字母).
A.只有5组数据才能得到结论
B.取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C.得到物理量的关系更接近实际;
(5)另一小组发现:撤掉酒精灯后,水不会立刻停止沸腾,其原因是石棉网会继续给水加热(水会继续吸收石棉网提供的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