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用均匀的电阻丝做成一个正方形ABCD,其电阻为160Ω.且在其内部用同样的电阻丝连接成花形.花形中心及花瓣与正方形的各连接点都连接完好.将AB间用导线与6V的电源相连,测得A、B间的功率为1.8W.如图所示,若将A、B间的电阻丝换为原电阻丝(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的$\frac{1}{4}$的电阻丝,此时A、B间的功率为0.45W

分析 将A、B间的电阻丝换为原电阻丝(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的$\frac{1}{4}$的电阻丝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变为原来的4倍,根据P=UI=$\frac{{U}^{2}}{R}$可知A、B间功率的变化,进一步得出答案.

解答 解:将A、B间的电阻丝换为原电阻丝(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的$\frac{1}{4}$的电阻丝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变为原来的4倍,
由P=UI=$\frac{{U}^{2}}{R}$可知,A、B间的功率变为原来的$\frac{1}{4}$,
所以,此时A、B间的功率P′=$\frac{1}{4}$P=$\frac{1}{4}$×1.8W=0.45W.
故答案为:0.45W.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功率的计算,分析好A、B间电阻丝电阻的变化是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为研究铅球是否是铅制成的,小明与同学们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①用台秤测出了铅球的质量为m;
②为测量铅球的体积,设计了如图1所示方案:
③计算铅球的密度ρ=$\frac{m}{V}$.
(1)根据以上步骤,测出的密度值会偏小(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在测量铅球体积的方案中c(选填a、b、c或d)这一环节,导致测得的体积偏大(选填“偏大”或“偏小”).
(2)为了减小由于上述原因所产生的误差,小明改进了上面测量铅球体积的方案(图2):则铅球的密度ρ=$\frac{m}{{V}_{1}-{V}_{2}}$(用实验中所测得的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形成影子B.月亮在湖中的倒影
C.小孔成像D.日食和月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质量为10千克的物体,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阻力为物体受重力的0.2倍,求:
①物体受到的重力;
②物体受到的水平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如图所示是以为学生测小车从斜面滑下的平均速度实验,斜面应该保持较小(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坡度,方便测量时间.B 是斜面 ABC 的中点,表内一格代表一秒,指针转动未超过一圈,请在下方的实验表格内填好应填的数据.
路程(cm)运动时间(S)平均速度(m/s)
全程605
上半段30310
下半段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
(1)如图(a)所示,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不合理(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凭一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有偶然性,应进行多次实验.
(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0A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如图(b)所示,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4)另一组的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一定垂直(选填“一定垂直”“一定不垂直”或“可以垂直也可以不垂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一台“220V,120W”的新型液晶电视机,它的额定电压是220V,正常工作2h消耗的电能为0.24kW•h.不看电视及时切断电源,减少待机时间,可以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要使L1、L2串联,应闭合开关S2;若要使L1、L2并联,应闭合开关S1和S3;若将S1、S2、S3同时闭合,此时电路是短路(选填“短路”、“断路”或“通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