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端连有一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A,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20cm时,物块A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物块A受到的浮力;
(2)物块A的密度;
(3)往容器缓慢加水(水未溢出)至物块A恰好浸没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p(整个过程中弹簧受到的拉力跟弹簧的伸长量关系如图乙所示).
(1)物块A体积为V=(0.1m)3=0.001m3,
则V排=V﹣V露=V﹣V=V=×0.001m3=6×10﹣4m3,
∴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6×10﹣4m3=6N;
(2)弹簧恰好处于自然状态时没有发生形变
F浮=G,
ρ水gV排=ρ物gV,
ρ物=ρ水=×1×103kg/m3=0.6×103kg/m3;
(3)物块A刚好完全浸没水中
F1=F浮﹣G=ρ水gV﹣ρ物gV=1×103kg/m3×10N/kg×10﹣3m3﹣0.6×103kg/m3×10N/kg×10﹣3m3=4N;
由图乙可知:此时弹簧伸长了2cm,
假设水面不动(即不加水),弹簧伸长2cm,木块向上运动2cm,水面距底部距离为20cm+2cm=22cm.
由于将水加至木块A刚好完全浸没水中,水面再升高的高度h′=10cm﹣×10cm=4cm.
∴水面升高的高度△h=22cm+4cm﹣20cm=6cm=0.06m.
△p=ρ水g△h=1×103kg/m3×10N/kg×0.06m=600Pa.
答:(1)物块A受到的浮力为6N;
(2)物块A的密度为0.6×103kg/m3;
(3)往容器缓慢加水(水未溢出)至物块A恰好浸没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p为600Pa.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红的妈妈从超市买回一袋胡萝卜,小红捡了一个最大的用细线系好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如图所示)。胡萝卜受到的拉力为________N,如果在系线处将胡萝卜切成两段,则两段胡萝卜受到的重力GA________GB(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校学生乘校车到校外的考点参加中考。校车与学生的总质量为8000kg,车轮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0.25m2。该校车在某段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9km,用时15min。
( g取10N/kg)。求:
(1)校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若发动机的功率为60kw,求发动机的牵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为了保证 不变,应始终使用同一个小球;
(2)让小球A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是为了研究小球到达水平面时动能的大小是否与 有关;
(3)实验中通过比较物块B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击的 来比较小球A到达水平面时动能的大小;
(4)实验表明,质量相同时,小球的速度越大,动能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通过的路程越大,则速度越大
B. 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C.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侧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D. 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水平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小车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比较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曾多次做过类似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推理得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 .
(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 表面上停止的最慢,是因为小车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 .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对光滑(小车不受阻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常把一个带把的金属小镜子放入口中,这样做的作用是 ;医生为病人打针前,用酒精棉球涂在皮肤上消毒,有凉凉的感觉,这是因为酒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