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读出石块的质量是52.4g,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2.62×103kg/m3
(2)若实验中先测小石块体积,后测小石块质量,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小石块带有了水,所测质量偏大.
(3)小明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几幅图象,如图丙所示.其中表示石块“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象是A,此图象还可以表示哪两个物理量的关系同一位置,重力与质量关系.

(4)在测量体积时,若不用细线拴住石块,石块松手后会沉入水底,从受力角度分析,石块下沉的条件是浮力小于重力.若要使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你可以有哪些方法:制成空心的(说出一种方法即可).

分析 (1)小石块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小石块的体积等于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前后水面对应的刻度值的差.
知道小石块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小石块的密度;
(2)分析质量和体积的测量误差,根据公式得出密度的误差;
(3)根据密度不同,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有关正比例关系还有电阻不变,电流和电压的关系、重力和质量的关系等;
(4)物体下沉是因为重力大于浮力;
根据物体的沉浮条件答题;把密度大于水的物体制成空心物体,可以使物体浮在水面上.

解答 解:(1)小石块的质量:m=50g+2.4g=52.4g,
小石块的体积:V=40ml-20ml=20ml=20cm3
小石块的密度为:ρ=$\frac{m}{V}$=$\frac{52.4g}{20c{m}^{3}}$=2.62g/cm3=2.62×103kg/m3
(2)若实验中先测小石块体积,后测小石块质量,则石块上会沾有水,质量测量偏大,根据ρ=$\frac{m}{V}$,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3)同一物质,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所以A符合题意;
此图象还可以表示电阻不变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或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4)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物体受到的合力向下,物体下沉,则物体下沉的条件是:F<G;
把密度大于水的物质制成空心物体,把物体放入水中时增大了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使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物体能浮在水面上.
故答案为:(1)52.4;2.62×103;(2)偏大;小石块带有了水,所测质量偏大;(3)A;同一位置,重力与质量关系;(4)浮力小于重力;制成空心的.

点评 (1)根据公式ρ=$\frac{m}{V}$,用天平和量筒测定金属的密度,需要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物体的体积,然后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密度,所以有关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及读数是此实验的重点考查对象,其中密度的计算不是难点,但要注意密度单位的换算.
(2)物体的浮沉取决于重力和浮力之间的关系,利用空心可增大物体所受浮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一重力为5牛的小球在空气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为1牛,当小球在空气中竖直向上运动时受到的合力为6N;如果小球在空气中竖直向下运动时受到的合力为4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位置和速度的设备,它可以向一定方向发射电磁波(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当遇到障碍物时要发生反射.雷达在发射和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时,在荧光屏上分别呈现出一个尖形波.如果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发射和接收的尖形波如图3所示,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1O-4s,则被监视目标与雷达的距离最接近(  )
A.4.5×104mB.6×104 mC.9×104mD.1.2×10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一木块在0.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沿拉力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把拉力增大到0.8N,仍使木块在该平面上运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0.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物理学中用实验研究三个量( 或三个量以上) 之间的关系时,常采用控制变量法.如下图所示实验设计需要使用控制变量法的是(  )
A.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B.
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C.
探究焦耳定律
D.
测量物体运动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如图所示,一密度均匀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将它从虚线处截开并把右侧部分拿走,则木块的密度不变,对桌面的压力变小,对桌面的压强不变.(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在实弹射击时,一门反坦克炮对坦克模型开火后,经0.6s看到炮弹在坦克模型处爆炸,再过2.1s才听到爆炸的声音,则射手到坦克模型的距离是714m,炮弹的平均速度是1190m/s(设当时的气温为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甲为高温高压蒸汽消毒锅,如图乙是自动测定锅内温度的电路原理图,其中R0为定值电阻,阻值为5Ω.A为温度指示表(实质是一只量程为0~0.6A的电流表),Rx(测温探头)为热敏电阻(其电阻值随锅内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关于热敏电阻的阻值与温度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
 锅内的温度值/℃ 25 37.5 50 62.5 75 87.5 100 112.5 125
 Rx对应的电阻值/Ω 150 80 50 30 20 15 10 7 

(1)若对总质量为5kg、初温为15℃的钢制器械进行消毒,消毒温度须达到115℃时,器械共吸收的热量.[c=460J/(kg•℃)]
(2)若锅内温度为75℃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4A,锅内温度为125℃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求热敏电阻Rx在温度为125℃的阻值.
(3)若高温高压蒸汽消毒锅的温度变化范围为25℃~125℃,该电路中R0的电功率的变化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他得到如下数据:
物质次数质量m/kg升高的温度△t/℃加热的时间t/min
10.1102
20.2104
煤油30.2102
40.2204
分析第1、2次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大的吸收的热量多.
分析第2、3次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
分析第3、4次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相同的相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