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如图,我们透过叶子上的露珠看到下面的叶脉是放大(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虚(选填“实”或“虚”)像.

分析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解答 解:此题中露珠相当于凸透镜,叶脉在凸透镜的一倍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草地或树叶上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实际大.
故答案为:放大;虚.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放大镜的制作原理.首先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在一场演奏会中,我们可以分辨出其中的高音部分和低音部分,这是由于它们的音调不同;演奏过程中时而大声、时而小声这是由于它们的响度不同;演奏过程中我们可以分辨出不同的乐器,这是由于乐器间的音色不同.(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小明从甲地前往乙地,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8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为6m/s;若他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8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5.3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的原子核所带的正电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在数量上是相等的,因此,原子通常都是呈电中性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①实验原理是v=$\frac{s}{t}$;
②实验器材刻度尺和秒表;
③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秒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 秒表每格为1s),测出s1=160cm,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0.32 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0.4m/s,在s1、s2、s3、三段路程中s3段路程运动快,原因是s3段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长(小车长忽略不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一台扩音机的最大输入信号电压是500mV=0.5V,小涵的爸爸使用的一种电动剃须刀上面标有“3V 1.5W”,它需要2节干电池串联起来供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所示,磁感线竖直向下,AB棒运动,电流表指针偏转(  )
A.AB棒可能是竖直向下运动的
B.AB棒可能是水平向左运动的
C.开关断开,电流表指针也会偏转
D.实验说明电路中有电流不一定需要电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00秒34毫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点火推上太空.12月14日,月球探测器携带“玉兔”好月球车在月球表面安全着陆.在着陆前,嫦娥三号从距离月面15公里下落,而这一阶段地面测控基本已经“无能为力”,完成这一阶段需要约12分钟时间,称为“黑色720秒”.此间,嫦娥三号依靠自主控制,经过了主减速段、快速调整段、接近段、悬停段、避障段、缓速段等6个阶段,相对速度从每秒1.7公里逐渐减为0.在距离月面100米高度时,探测器暂时停下脚步,利用敏感器对着陆区进行观测,以避开障碍物、选择着陆点.再以自由落体方式走完最后几米,最后嫦娥三号平稳“站”在月面上,此时它的4条着陆腿触月信号显示,嫦娥三号完美着陆月球虹湾地区.
(1)嫦娥三号从距离月面15km下落,经过“黑色720s”的时间到达月面,该着陆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2)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100m高度悬停后继续下落,25s内下降了70m,最后剩余过程的平均速度为2m/s,则它在100m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小欢同学知道空气也有质量后,想用托盘天平测出一可乐瓶中空气的质量,他动了动脑筋,采取了下面的办法:
①将可乐瓶中灌满水,目的是把空气全部排出.然后用托盘天平测量出瓶和水的总质量m;
②用量筒测出瓶中水的体积,然后算出瓶中水的质量m,可得空瓶质量m=m-m
③最后用天平测出瓶和瓶内空气的总质量m1,则瓶中空气的质量m=m1-m
(1)小乐同学认为上述方法不能测出瓶中空气的质量,请写出原因.空气的质量太小,天平无法感知它的质量.
(2)如果要知道该可乐瓶中空气的质量,需要知道的数据是空气密度,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空气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