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3D电影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与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关于3D电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拍摄时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15cm
B.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D.放映时,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

分析 (1)凸透镜成像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
(2)为了使电影院里的每一位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幕布表面比较粗糙,当光线射到的幕布上,反射光线会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称为漫反射.
(3)人的两眼之间大约有6厘米的距离,所以在观看除了正前方的物体外,两只眼睛必然有角度的不同,这个差别在大脑中就能自动形成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的区别,从而产生立体视觉.

解答 解:A、人的两眼之间大约有6厘米的距离,拍摄时,为了产生立体视觉.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7cm,故A错误;
B、电影放映机的镜头是凸透镜,银幕上呈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
C、观众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到银幕上的画面,这是由于光在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故C错误;
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及其应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另外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物体就是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此题涉及到的3D电影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难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海同学利用图甲中的木条、橡皮泥、包装带和钩码进行探究活动.
(1)如图乙所示,将橡皮泥做成长方体平放于木条上方,把包装带撕成相同宽度的两段,并将两段包装带绕过橡皮泥,且在包装带下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通过观察对比橡皮泥上端的变化,小海同学可得出结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小海同学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将橡皮泥恢复原状,把包装带撕成不同宽度的两段,两包装带下方挂相同数量的钩码.(均填“相同”或“不同”)
(3)实验过程中,小海同学是通过观察橡皮泥凹陷的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学中,我们用压强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4)橡皮泥被压后留下的凹痕不能自动恢复原状,说明橡皮泥具有塑性.
(5)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小海同学又用铅笔作为实验器材开始了探究活动…如图丙所示,小海同学两手指所受的压力大小相同,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均填“相同”或“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加碘食盐开袋后一段时间,碘含量会逐渐减少,这个过程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自制的电磁铁.下列方法中能改变电磁铁外部磁场方向的是(  )
A.减少线圈匝数B.增大电流C.抽出铁打D.改变电流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小明用如图甲、乙、丙的步骤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中,他应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步骤甲、乙两图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压力有关,并且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比较步骤甲和丙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小明在实验中还发现:在木块还没有被拉动的情况下,弹簧测力计仍然有示数,且示数逐渐增大,直到拉动木块为止.该现象表明:物体在静止时也可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且该力的大小与拉力的大小有关.
(4)上学路上,小明看见一辆汽车陷进了泥坑里,司机将一些稻草塞进后轮底下,汽车很快就爬了上来,这是利用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图甲是“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电路图,其中电源电压恒为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假设小灯泡的电阻保持不变)

(1)按图甲连接电路,当闭合开关对电流表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由零刻度向左边偏转,如图乙所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2)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时,观察到灯泡闪亮一下后立即熄灭,原因可能是在操作过程中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没有调到最大.
(3)解决了上述问题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的示数是1.5V,要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填“大”或“小”),直到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5V,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0.3A,灯泡的额定功率为0.75W. 
(4)实验室提供的滑动变阻器有“l0Ω  1.5 A”和“20Ω 1 A”两种规格,则本实验中应选用规格为“20Ω 1A”的滑动变阻器,理由是该滑动变阻器能调节小灯泡两端电压达到2.5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用的一款指甲刀,请在图中手柄CBA上画出作用在A点的力F的力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小明寒假时去哈尔滨滑雪游玩,并且还骑着某款雪地自行车过了一把瘾,如图所示为该雪地自行车,它的前轮被替换成滑雪板以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后轮则被改装成履带,可以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以增大摩擦力,使该车便于在雪地骑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关于厨房中的物理现象,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洗碗时“油珠”飘在水面上,其原因是油的密度比水小
C.用微波炉加热食品时,可将食品放在金属容器里再放在微波炉里加热
D.电饭锅用三脚插头和三孔插座,是为了放置铜体漏电造成触电事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