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用学过的物理知识,仿照示例中的形式,将表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现象或情景现象形成解释
示例: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瓶装矿泉水,过一会儿瓶的外壁会附着一层小水珠.矿泉水瓶附近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到特别冷人身上的水蒸发从人体吸收热量
用久的白炽灯会“变黑”灯丝在高温下升华然后又凝华
水蒸汽引起的烫伤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水蒸气液化放热

分析 (1)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汽化吸热;
(2)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3)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放热.

解答 解:(1)人上岸后,人体表面的水分开始蒸发,人身上的水蒸发需要从人体吸收热量,于是人会感觉冷.
(2)灯泡发光时,由于电流的热效应会使灯丝温度升高发生升华现象,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当灯泡不亮时温度降低,钨丝升华形成的钨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时会发生凝华现象,直接变成固态的钨附着在灯泡内侧,使灯泡变黑.
(3)水蒸气遇到相对温度比较低的人体,就会液化,液化要放出大量的热,所以水蒸气烫伤更严重.
故答案为:(1)人身上的水蒸发从人体吸收热量;(2)灯丝在高温下升华又凝华;(3)水蒸气液化放热.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物态变化的知识,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考查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某同学测得一玻璃杯质量为m,若在杯中装满水,杯水总质量为m1,若在杯中装满某种待测液体,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m2,该种液体的密度=$\frac{{m}_{2}-m}{{m}_{1}-m}$•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在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l)图中AB段的路程SAB=40.0cm,如果测得时问tAB=2.0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20.0cm/s.

(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小.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不正确,理由是: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泡方便面时,调料包很难被撕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在医院等公共场所设有“禁止吸烟”的标志,这是因为在公共场所“一人吸烟,多人被动吸烟”,这种说法的依据是: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冬天手冷时,我们用搓手的方式使手变暖和,这是采用做功的方式来增加手的内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所示为自然界中常见的一些现象,下列选项是关于这些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
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B.
冬天房内玻璃窗上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液化形成的
C.
花草上的小露珠是花草叶上分泌出来的
D.
雾淞不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比其他介质中传播的速度要大,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单位是牛顿,物体间力作用是相互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如图所示,游客坐在游乐场“跳楼机”的升降台上,当升降台加速上升时,游客感觉大地在远离,这是以升降台为参照物;这一过程游客的机械能增大(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如图所示,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图中位置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选填“实”或“虚”)像.另一条鱼变大,由于鱼缸的右(选填“左”或“右”)侧部分等效于凸透镜而形成的正立放大的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