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地球上,水的三种状态在不断地相互转化.水的物态变化,形成了海洋、陆地、大气间的水循环.水循环的过程是地面(江河、海洋)的水在太阳的辐射下不断蒸发,在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的空气后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固成小冰晶;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将熔化咸水与原来的小水珠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江河并流入大海.
地球上水的储量虽然很多,但是淡水资源非常紧张,仅占全球总水量的百分之二点七.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一直重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建造水库便是重要措施之一.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其中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是把干冰播撒到冷云中,使其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导致降雨.
(1)简述自然界中水循环过程.
(2)自然界中一个水循环包含的物态变化有哪些?
(3)干冰撒到冷云中,为什么能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导致降雨?

答:(1)海洋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温度升高蒸发成水蒸气升到高空,在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温度降低液化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当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减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2)发生的状态变化有:熔化:冰、雪变成水;凝固:水结冰;汽化:水变成水蒸气;液化:水蒸气变成水;
升华:冰、雪直接变成水蒸气;凝华:水蒸气直接变成小冰晶.
(3)人工降雨时,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播撒到冷云中,干冰升华吸热,使其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导致降雨.
分析:(1)水的循环过程实际就是水不断发生物态变化的过程,结合水的物态变化进行解答;
(2)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
①自然界中,江、河、湖、海以及陆地和植物中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不断蒸发,(冬天,地面上的雪、冰有时以升华的方式变为水蒸气)变为大量的水蒸气;
②大量水蒸气上升,在空中迁移,若气温降低,水蒸气会遇冷液化或凝华,在高空形成云(水滴或冰晶);
③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当重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就开始下落,在下落的过程中,温度升高,小冰晶又熔化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④这些降水渗漏为地下水,迁移或流到海洋及植物中,又以江、河、湖、海以及陆地和植物中的水存在于自然界中,到此完成水的整个循环过程.
(3)根据升华吸热进行分析.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水循环过程的分析,了解和掌握了物态变化的规律是关键,是一道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聂利同学在五年级自然课上听老师讲,蜜蜂是靠翅膀的振动发声的,她想抽时间去附近的养蜂场看一看.一天她来到养蜂场,发现箱外聚集在一起的蜜蜂似乎在休息,并没有振动翅膀,可嗡嗡声不绝于耳,后又发现蜜蜂歇在花上,翅膀一动不动,但仍有嗡嗡的声音.她感到很疑惑,难道是老师讲错了吗?她又查了《十万个为什么》.书上清楚地写着:“蜜蜂的嗡嗡声来自翅膀的振动”.她想,难道连专家都搞错了吗?于是她将自己观察到的情况和想法告诉了老师,老师建议她用实验的方法去研究…
    她做了下表中“剪去蜜蜂双翅的实验“,发现蜜蜂的嗡嗡声没有变化.经观察她又发现蜜蜂嗡嗡叫时,蜜蜂双翅根部的两个”小黑点“在鼓动.她猜想:“小黑点”可能就是蜜蜂的发声器官.于是她又做了下表中刺破蜜蜂双翅根部”小黑点“的实验,发现蜜蜂不再发声.(本文摘自《少年科普报》2003年第49期)
实验名称实验总数(只)死亡数(只)发声数量(只)声音大小
剪去蜜蜂双翅的实验826没有变化
刺破蜜蜂双翅根部“小黑点”的实验820没有声音
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聂利同学的实验研究,关于蜜蜂的发声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答:
蜜蜂的发声不是靠翅膀的振动
蜜蜂的发声不是靠翅膀的振动

(2)我们从聂利同学的研究过程中可以学到什么?
答:
学习她尊重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执着探究,仔细观察,多做实验,多方请教,查阅资料等
学习她尊重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执着探究,仔细观察,多做实验,多方请教,查阅资料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8?石家庄模拟)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失重状态下的航天员
失重状态下的航天员曾试着将身体悬浮在空间,用双臂向前划和向上滑,结果不像在水中那样前进和上浮,而是一动也没动.这是因为身体没有接触外界物体,没有反推力,所以人不会动.
在地面上为一种400kg的仪器底部换零件,抬起时需要很大的力气.而在航天飞机失重时,航天员用一只脚把这一仪器勾住,就可以自由地换零件了.
为解决钉钉子时用力越大反弹越厉害的问题,航天员使用的锤子是空心的,里面装有钢砂.用锤子打在钉子上时,钢砂运动产生的相互摩擦克服了此状态下的反作用力,同时产生热量,减慢了锤子的运动,使锤子不会反跳起来,而是贴在钉子上.
(1)失重状态下的宇航员为何用双臂向前划和向上滑,却一动不动?用你学过的物理学知识解释: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

(2)在地球表面质量为400kg的仪器,失重时质量
等于
等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00kg.
(3)宇航员钉钉子,钢砂和钉子都会变热,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二极管的导电特性,二极管是一种电学元件,它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单向导电性.
图1甲所示是二极管的实物图和它的电路图符号.在电路中,电流只能从二极管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
下面通过简单的实验说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方法是:将二极管与一个小灯泡、一个开关串联接在干电池两端.闭合开关后,若灯泡亮,表明二极管的连接方式是图1乙所示,这种连接方式相当电路中的通路状态;若灯泡不亮,表明二极管的连接方式是图1丙所示.这种连接方式相当于电路中的断路状态.这个实验很直观地说明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把二极管、小灯泡.电池、开关分别连接成图2所示电路,请分别说明闭合开关后甲、乙电路中的小灯泡是否发光?
甲图中小灯泡发光,乙图中小灯泡不发光
甲图中小灯泡发光,乙图中小灯泡不发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协和”超音速飞机诞生于1969年,是目前世界上飞得最快的客机,于1976年投入商业运营,自此开始了它在18000m高空征服“音速”的生涯.2003年10月23日“协和”客机被迫放弃使用.协和飞机停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有一直未能妥善解决的噪音、环保问题.
(1)超音速客机每秒飞行的距离在
340
340
米以上(假设空气温度为15℃).
(2)协和飞机停飞的原因之一是它在起飞的时候,因为需要有比一般的喷气式客机快30%的速度进行滑行,在机场附近产生的
噪声
噪声
污染相当严重,再加上超音速飞行时产生的冲击波在几公里以外仍然很响亮,大部分的国家都禁止协和客机从自己的领空飞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电磁污染
电磁污染,已被认为是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后的第四大公害.它是指天然的和人为的各种电磁波干扰和有害的电磁辐射.在充分享受电磁波带来方便的同时,人们也逐渐感受到它的负面效应:当电磁辐射达到一定强度时,会导致控制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的失控,引发人头疼、失眠、记忆衰退等症状的产生.
(1)电磁波污染是指
天然和人为的各种电磁波干扰和有害的电磁波辐射
天然和人为的各种电磁波干扰和有害的电磁波辐射
.电磁波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主要表现为
导致控制系统和信息传递系统的失控,引发头疼、失眠、记忆衰退
导致控制系统和信息传递系统的失控,引发头疼、失眠、记忆衰退
等.
(2)请你预测:长期使用辐射较强的手机会出现哪些不良的症状?请在相关文字的下方画线.
(3)民航部门规定:飞机在起降和飞行时,不允许乘客使用手机,你是怎样理解这项规定的?
答:
手机是靠电磁波来工作的.若乘客在机舱内使用手机,则手机辐射的电磁波就会对飞机上的导航、操纵系统产生严重干扰,飞机的导航设备就会出现偏差,使飞机的自动操纵系统的设备产生错误,从而导致空难事故的发生.
手机是靠电磁波来工作的.若乘客在机舱内使用手机,则手机辐射的电磁波就会对飞机上的导航、操纵系统产生严重干扰,飞机的导航设备就会出现偏差,使飞机的自动操纵系统的设备产生错误,从而导致空难事故的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