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7.建立物理模型是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例如:研究平静水面产生的反射现象时,可以将水面看成是平面镜.同理,动滑轮可以看成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分析 水不是平面镜,却可以起到平面镜的效果;同理,动滑轮可以看成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解答 解:
平静的水面对光线的反射效果与平面镜类似,所以可以将水面看成平面镜;同理,在使用动滑轮时,动滑轮可以看成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故答案为: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实验方法和其中包含的物理原理之间的联系,综合性强.需要在对课本实验十分熟悉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和概括,并将知识链接起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如图所示,人眼在A处看见河里B处有一条鱼,人眼看到的鱼是光的折射所成的虚像(选填“实像”或“虚像”),实际鱼的位置在B点的下方.若从A处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照射到鱼身上,则激光应对着B点射出(以上两空均选填“B点”或“B点的上方”、“B点的下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小明将1kg温度为10℃的水加热到90℃时,需要吸收3.36×105J的热量,这相当于完全燃烧0.0042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c=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8×107J/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5.如图所示,已知物体A和动滑轮的总重为200N,当物体A匀速上升高度为1m时,(不计绳子自重、摩擦、空气阻力)求:
(1)绳子移动的距离;
(2)人对绳子的拉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密闭这等量的空气,R1=R2=R3,当开关S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装置是探究电流通过电阻时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
B.通过电阻R1和R2的电流相等
C.通电一段时间后,右边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比左边小
D.该实验装置是利用U形管中液体的热胀冷缩来反映电阻放出热量的多少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秒表、木块.
(1)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变大(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2)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耳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0.25m/s.
(3)若保持斜面倾角不变,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出7组小车由静止释放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小明沿水平方向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但没有推动,此时他对桌子的推力等于桌子所受到的阻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当用10N的力推动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再施加2N的推力,桌子做加速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所示,将一个两端开口、重0.5N、横截面积为10cm2粗细均匀的玻璃管(玻璃管的厚度不计)一端扎上橡皮膜,然后用外力缓慢将玻璃管竖直插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ρ=1.0×103kg/m3,g=10N/kg)
(1)在此过程中,①小明感觉到向下插入越深越费力,这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②小明看到橡皮膜(图中未画出)向上凸出程度更明显(填具体的变化).
(2)当玻璃管进入水中的深度为25cm时保持静止,此时所用外力为F.则:
①水对塑料片产生的压强是多少?
②F的大小是多少?
(3)保持玻璃管在水中的位置不变,然后向玻璃管镍缓慢倒入某液体,当倒入深度达到20cm时,橡皮膜恰好相平,那么倒进玻璃管中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图中画出了光在水和空气中发生折射和反射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