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17-5-2所示是我国能源结构的统计图,根据此图的数据,请你完成下列各题。

图17-5-2

(1)总结出我国能源结构或现状的规律。

(2)提出解决这种现状的合理化建议。

答案:
解析:

思路解析:物理中经常用图表形象、直观地反映一个物理量变化的规律。看懂图像可以把图像中反映出来的规律转化为多组数据。

答案:(1)我国的能源结构主要以煤为主;我国的能源消耗中不可再生能源占据的比例过大,结构不合理;我国能源消耗中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过小。

(2)建议:节能降耗;开发新能源;开发可再生能源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常州)一个小灯泡上标有“■V 1W”字样,额定电压模糊不清,小明对此展开实验探究.
(1)请根据电路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图(乙).(电压表量程选用0~15V,电流表量程选用0~0.6A)
(2)先将滑片移到
B
B
(A/B)端,再闭合开关S,发现小灯泡微弱发光,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指针指向零刻度线.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
电压表断路
电压表断路

(3)排除故障后,小明测出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流,第四次实验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请将电流表示数以及相应的电功率填人表中,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电压U/V 1.0 1.5 2.0 2.5 3.0 3.5 4.0
电流I/A 0.10 O.14 0.17
0.2
0.2
0.23 0.25 0.27
电功率P/W O.1 0.21 0.34
0.5
0.5
0.69 0.88 1.08
(4)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丁所示的坐标中用描点法画出该灯泡的电功率随电压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判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
3.9
3.9
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05年10月12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倍受国人瞩目的“神舟六号”飞船,在这一天终于腾空而起!l0月17日凌晨,在巨大的轰鸣声中,“神六”返回舱着陆在苍茫的内蒙古草原,两位翱翔太空115个小时的中国航天员平安出舱--我国第2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宏伟事业会铭记这个沁着泪水和激情的时刻.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自主发展,展现着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并引领着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1)如图(a)所示,运载火箭点火后离开发射台升空的瞬间,只见火箭底部涌出庞大的白色气团,其实这不是火箭喷出的废气.我们知道,当火箭刚点火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此时任何物质遇到如此高温的火焰都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台的底座,航天工程师在底座旁建造了一个大水池,就巧妙地攻克了这项技术难关.火箭升空瞬间,庞大的白色气团产生的原因是
水蒸汽遇冷液化
水蒸汽遇冷液化

(2)“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所用燃料为液态的氢和氧,在通常情况下,氢和氧是气态的,科技人员是采用
压缩体积
压缩体积
的方法使它们液化的.
(3)10月12日12时52分,“神舟六号”顺利进入运行轨道.在飞船的绕地运行中,当其与太阳、地球处于同一直线并在太阳与地球中间时,地面上的人观察太阳会发现太阳表面有一黑点,这是由于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
形成的.
(4)“神舟六号”的宇航员能不能在太空中利用声呐装置测量飞船与地面间的距离?
不能
不能
为什么?
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5)若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6s,则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是
3.84×108
3.84×108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测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5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0Ω 2A”字样,小灯泡的电阻小于10Ω。
(1)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导线不交叉)。

(2)  连接好电路后,为了保证电路的安全,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      端(填“A”或“B”),才能闭合开关;闭合开关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偏向没有刻度的那一边,造成这一故障的原因是                                      
(3)  排除故障,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为1.5V,为了让小灯泡正常发光,应将滑片向      端移动(选填“A”或“B”)。
(4)  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5)  将图17(甲)中的小灯泡更换成定值电阻,且电路连接完好,还可以完成的实验是(   )
A.探究电流的磁场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B.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
C.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D.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明发现:水滴可使平行光发生如图17中(1)、(2)所示的变化,且水滴变凸,其焦距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把写有“爱物理”字样的纸条先后放在左右两水滴下方的桌面上,小明从水滴上方看到的像如图17中(3)、(4)所示,这种放大功能类似于   ▲   (选填“放大镜”或“投影仪”),且水滴变凸,其放大功能   ▲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荷兰显微镜学家列文•虎克(1632-1723)当年也有类似发现,他制作玻璃球以观察青蛙卵.用高温火焰加热玻璃棒的一端使其熔化,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17中(5)所示,由此可知玻璃是   ▲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用镊子将液态玻璃球取下并使其自然冷却   ▲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固态玻璃球;透过玻璃球观察直径为1.0mm的青蛙卵,所成的像与刻度尺比对情况如图17中(7)所示,则该青蛙卵像的直径为   ▲   cm,此时该玻璃球的放大倍数为   ▲   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