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5.有一个实心球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重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1N,当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4N,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投入水中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
A.4NB.11NC.7ND.14N

分析 根据称重法计算出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浮力大小,再根据漂浮条件确定物体在水中的状态,最后根据漂浮条件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解答 解: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4N,
浮力F=G-F=11N-4N=7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gV可知,物体全部浸没水中时浮力:${F}_{浮}^{′}$=2F=2×7N=14N;
浮力F大于物体的重力G,故物体上浮,直至漂浮,
物体此时受到的浮力:${F}_{浮}^{′}$=G=11N.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浮力的计算方法(漂浮条件、阿基米德原理),涉及到用称重法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知识点多,要能熟练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1标准大气压数值大约为105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在历史上第一次有力的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第一次准确测定了大气压强的数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小柯做了如图所示的“魔力转椅”实验.他坐在普通转椅上用力扇扇子,椅子不转;在普通转椅的立柱和底座金属筒之间装上滚动轴承和钢珠后,用力扇扇子,“魔力转椅”随即转动.“魔力转椅”是采用变滑动为滚动的方法减小摩擦力的;扇子能扇转“魔力转椅”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学习物理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观察物理现象,以下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①泰安市夏天最高气温约56℃;
②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3.6m/s;
③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200g;
④手托两个鸡蛋匀速向上抬高1m约做功1J.
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④D.只有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次数
物理量
l23
钩码重G/N446
钩码上升高度h/m0.10.10.1
绳端拉力F/N1.81.62.4
绳端移动距离s/m0.30.4
机械效率η74.1%62.5%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 
(2)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第2次实验是用乙(选填“甲”或“乙”)图所示装置做的实验;
(3)通过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选填“越高”、“不变”或“越低”);
(4)小组同学再用第1次实验中使用的装置做第3次实验,表中第3次实验中空缺的数据应为:绳端移动距离s=0.3m,机械效率η=83.3%;
(5)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3次实验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增大提升的物重,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6)如采用图丙装置,改变动滑轮重,提升同一物体进行多次实验,获得数据并绘制出如图丁的图象,分析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相同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分析图象中的A点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为3N.(忽略绳重和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上题中,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是否有关,如图丙所示,小明竖直向下切去一半木块测得摩擦力大小是图甲中的一半,于是得出,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成正比.你认为此结论是否正确:答:不正确,为什么?实验过程中没有保持木块对木板表面的压力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4.半导体材料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其电阻受温度影响较大.如图甲是某种半导体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图象.根据这种半导体材料电阻的特性,小明和他的同学设计了一个电路(如图乙),可以测定某一空间的温度,使用的器材如下:半导体电阻、电源、电流表(0-0.6A)、开关、定值电阻R0(10Ω)、导线若干.

(1)定值电阻R0的作用是什么?保护电路.
(2)当环境温度为20℃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2A,求电源的电压.
(3)电流表的读数为0.4A时,求当时环境温度和半导体电阻的电功率分别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5.一个热水器内盛有25℃的水20kg,求这些水的温度升高到55℃时,需要吸收的热量.[c=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