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小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探究.探究过程如图所示.
(1)由图中的实验过程可知,金属块在煤油中受到的浮力是N.
(2)通过分析图中两项,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答案】
(1)2.4
(2)B和C
【解析】解:(1)金属块在煤油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煤油=G﹣F煤油=10N﹣7.6N=2.4N;(2)要探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需要将金属块浸没在不同液体中,所以选择B和C两步.所以答案是:(1)2.4;(2)B和C.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相关知识,掌握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这个规律叫做阿基米德原理,即 F= Ggv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提高行车的安全性,有的汽车装有日间行车灯,如图所示.当汽车启动时,S1闭合,日间行车灯L1立即亮起,再闭合S2 , 车前大灯L2也亮起.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符合这一情况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若要测量干路电流,则电流表应串联在甲图中的(选填“A”、“B”或“C”)处.
(2)若要测量A处的电流,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其原因是
(3)纠正(2)中错误后,分别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值如下表所示.由此得出结论: . 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写出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几种方法中,可以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

A. 有用功一定,增大额外功 B. 额外功一定,增大有用功

C. 有用功一定,增大总功 D. 总功一定,增大额外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这时应该(  )

A. 将游码向左移动

B. 将游码向右移动

C. 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D. 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在能源革命的进程中给自己带来了便利,也给自己造成了麻烦。大量燃烧化石能源会造成热污染、____________;过分依靠柴薪能源,会加剧___________。所以,人类不能无限制地向大自然索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水平桌面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位于 , 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2)小明将蜡烛由距透镜90cm处移至距透镜120cm处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均约为5cm.透镜的焦距约为cm,判断的依据是
(3)小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到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把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4)小红同学将蜡烛和透镜固定,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原因 可能是(写出一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研究水的沸腾,某同学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有关数据如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9

99

99

99


(1)如图1中的图线反映了上述实验过程.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2中所示.
(2)实验中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温度计的
(3)1个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煤油的沸点是150℃,完成本实验所用的温度计液泡中的液体可能是(选填“酒精”或“煤油”).利用图3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①;②
(4)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的沸点是℃,你认为原因是:
(5)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规律是:
(6)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