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小华在观摩一次自行车比赛中,看到运动员在转弯时,身体和自行车都是向弯道内侧倾斜的,如图甲所示。
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为什么要向弯道内侧倾斜呢?小华提出疑问:“要想转弯,必须受力,身体倾斜是为了给自行车一个向内侧转弯的力”。
我们平时骑自行转弯时,身体的倾斜没有这么明显,可为什么比赛时选手倾斜得这么明显呢?且靠近内道的选手转弯时比外道选手倾斜得更明显,使骑行的自行车转弯的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接着,小华小组设计实验,并在实验室里用小球代替运动员,探究“小球转弯时受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小华提出了三种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小球的速度有关;
猎想二:可能与小球的质量有关;
猜想三:可能与圆弧形轨道的半径有关.
把半径为0.5米的半圆轨道(左端连着横杆)通过横杆在O点与墙壁活动连接(能绕O点在竖直方向自由转动),轨道置于压力传感器上时,分别让小钢球分别从距离传感器表面不同高度的弧面处自由滚下,如图乙所示,观察、记录每次压力传感器达到的最大示数(注:小钢球到达最低点时的示数最大),记录如下表。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小钢球质量m/g | 30 | 30 | 30 | 60 | 60 | 60 | 90 | 90 | 90 |
距离传感器高度h/m | 0.3 | 0.4 | 0.5 | 0.3 | 0.4 | 0.5 | 0.3 | 0.4 | 0.5 |
传感器最大示数F/N | 1.66 | 1.78 | 1.90 | 2.32 | 2.56 | 2.80 | 2.98 | 3.34 | 3.70 |
(1)小华“要想转弯必须受力”的观点很有道理,因为力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钢球从轨道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比较实验1、4、7(或2、5、8或3、6、9),能够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通过比较_________(填实验序号)三次实验可以论证猜想二.当小球质量为30g时,传感器最大示数F与距离传感器的高度h的表达式是F=________。
(5)小华还想验证猜想三,请你说说简要的做法:____________。
【答案】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小球到达最低点时获得相同的速度 小球转弯时受力的大小与小球的质量有关 1、4、7(或2、5、8或3、6、9) F=1.2h+1.3 见解析
【解析】
第一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转弯时,运动方向改变,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是受到力的作用,所以“要转弯,必须受力”。
第二空.小钢球从轨道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的目的是使小球到达最低点时获得相同的速度;
第三空.通过比较实验1、4、7(或2、5、8或3、6、9)可知, 距离传感器高度相同,小球到达最低点时获得的速度相同,小钢球质量越大,传感器最大示数也越大,可初步得出结论:小球转弯时受力的大小与小球的质量有关;
第四空.要想验证猜想二,应保持圆弧形轨道的半径相同,下落的高度相同,小球的质量不同,分析可知实验1、4、7(或2、5、8或3、6、9)符合要求;
第五空.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当小球质量为30g时,最大示数F与距离传感器的高度h成线性关系,F=kh+b,当h=0.3m时,F=1.66N, 当h=0.4m时,F=1.78N,代入数据得:
1.66= k0.3m +b---------------①
1.78= k×0.4m +b---------------②
联立①②解得:k=1.2,b=1.3,
则传感器最大示数F与距离传感器的高度h的表达式为:F=1.2h+1.3;
第六空.若要验证猜想三:与圆弧形轨道的半径有关,从控制变量的角度考虑,应保持小球的质量相同,下落的高度相同,与圆弧形轨道的半径不同,因此需改变圆弧形轨道的半径,让同一小球从距压力传感器的相同高度自由滚下。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将一标有“6V 6W”字样的小灯泡L1接人M, N两接线柱间后,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至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小灯泡L1恰好 正常发光。若在M、N之间换接另一标有“6V 9W”字样的小灯泡L2,要让L2正常发光,则应( )
A. 将滑片P向a端移动 B. 将滑片P向b端移动
C. 保持滑片P的位置不动 D. 取下滑动变阻器,将小灯泡L2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不同物体的密度不相同
B. 不同种类的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C. 由公式可知,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D.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不随温度、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两只相同的烧杯A和B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用压强计来鉴别水和酒精.
(1)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是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的.
(2)若压强计气密性很差,用手指压橡皮膜时,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化会_______(选填“ 大”或“小”).
(3)如图甲所示,小华先后将调节好的压强计的金属盒浸入两种液体中,他发现B管中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甲及杯子中是水.他的结论是__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的,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4)小丽用自己改装并调试好的压强计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将压强计两金属盒分别浸入两种液体中,可断定图乙_______(选填“A” 或“B”)杯子中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准备测量一一只金属螺母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________桌面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测量中,天平平衡时所加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他继续测出金属螺母的体积为6cm3.螺母密度为 ________g/cm3.
(3) 若没有天平,想用丙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测量该螺母的质量,他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测出该螺母的重力,理由是_____。
(4)小明又利用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水、细针和刻度尺,不用天平测量一木块的密度,请你将测量步骤补充完整:
①在玻璃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0;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细针缓慢地把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2;
④小木块密度的表达式:ρ木=__________(用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的符号表示,水是密度用ρ水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用轻质弹簧(弹簧质量和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把小球挂在天花板上,当小球从如图水平位置放手后摆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B. 小球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小球动能的增加量
C. 小球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D. 小球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小于小球动能的增加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81g水从大烧杯中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2g酒精从大烧杯中溢出。已知ρ酒精=0.8×103kg/m3,则物块在水中的状态及物块的密度是
A. 悬浮1.0×103kg/m3B. 漂浮0.92×103kg/m3
C. 下沉 1.2×103kg/m3D. 漂浮0.90×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小民同学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情境。
(1)当小民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后,发现U形管两端液面如图乙所示的情景,则在将金属盒浸入水中的过程中,与金属盒相连接的乳胶管可能出现了___________的问题。
(2)排除故障后,小民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通过观察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水的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水的压强________。
(3)小民还发现随着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_________有关。由此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深,压强___________。
(4)小民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与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_________(选填“不变”或“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_。
(5)接着小民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则应保持_______不变,小民拿来一杯盐水,让金属盒位于同一深度,实验情形如图丁所示,比较丙、丁两次实验,于是小民得出:在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选填“越大”、“相等”或者“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江南特种玻璃厂生产的电控调光玻璃,具有根据光照强度自动调节玻璃透明度的功能.光照增强,施加于玻璃两端的电压降低,玻璃透明度下降;光照减弱,施加于玻璃两端的电压升高,玻璃透明度上升.已知光敏电阻Rx的阻值随光照的增强而变小,R0是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不变,则下列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