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李同学通过实验研究物体受力情况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他将一个小瓶挂在氢气球下,瓶内装入适量的水,如图(a)所示,瓶与水的总重为1牛,松手后,小瓶静止;接着他两次调整瓶内水的质量,如图(b)和(c)所示.松手后,小瓶分别向下、向上运动.他还用DIS设备测出小瓶每次受到的拉力大小都为1牛.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由图(a)可知:________;
(2)由图(b)和(c)可知:________.

解:在a图中,小瓶和水受到的总重力为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小瓶此时受到的合力为零,所以当物体受力平衡时,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从b图中可以看出,小瓶和水受到的总重力一定大于1N,拉力为1N,所以合力向下;c图中小瓶和水受到的总重力小于1N,合力向上,所以由图(b)和(c)可知:当物体受力不平衡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1)当物体受力平衡时,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2)当物体受力不平衡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分析:要解答此题需掌握: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二力平衡时,物体所处的状态为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点评:此题通过实验考查了牛顿第一定律和二力平衡的内容,要会用所学理论知识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32、小李和小王同学通过实验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他们用弹簧测力计、一块长木板、及若干块大小和形状都相同的长方体金属块和木块做实验.金属块和木块的长、宽、高分别为10厘米、3厘米和2厘米,它们各自各个面的光滑程度均相同,但金属块表面较光滑,木块表面较粗糙,每块金属块和木块的重力分别为3牛和0.4牛.实验时,他们用不同的放置方法把金属块(或木块)放在长木板上,并用弹簧秤拉动它在长木板上沿水平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实验过程及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和表三所示.
表一   金属块放在长木板上
次数 放置方法 接触面积(厘米2 压力(牛) 弹簧秤示数(牛)
1 三块叠加平放 30 9 2.7
2 二块叠加平放 30 6 1.8
3 一块平放 30 3 0.9
表二   木块放在长木板上
次数 放置方法 接触面积(厘米2 压力(牛) 弹簧秤示数(牛)
4 三块叠加平放 30 1.2 0.6
5 二块叠加侧放 20 0.8 0.4
6 一块竖放 6 0.4 0.2
表三   木块放在长木板上
次数 放置方法 接触面积(厘米2 压力(牛) 弹簧秤示数(牛)
7 一块平放 30 0.4 0.2
8 一块侧放 20 0.4 0.2
9 一块竖放 6 0.4 0.2
(1)根据小李和小王的实验设计,可判断他们在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物体间的压力、接触面积以及粗糙程度
的关系.
(2)小李根据表一中的实验次数1、2、3,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接触面积和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你认为小李的结论是
合理但结论不完整
(选填“错误”、“合理但结论不完整”或“合理且结论完整”).
(3)小李和小王根据表二或表三中的实验数据分别得出初步结论:小王认为根据表二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而小李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你认为
小王
(选填“小王”或“小李”)的初步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
小王在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时,没有控制压力保持不变

(4)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各表中弹簧秤示数和压力的比值关系,可初步得出结论:
(a)
表面光滑程度相同的物块,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b)
物块表面越光滑(粗糙),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比值越小(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齐河县二模)李桂莹同学总结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方法后发现:
(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如图中:甲实验是让木块在水平面上做
匀速直线
匀速直线
运动,通过读取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间接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这里运用的物理原理是
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
;乙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比较物块
被小球推动距离的远近
被小球推动距离的远近
反映出来.
(2)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都要采用
控制变量
控制变量
法.如:甲实验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就要多次改变压力,同时保持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不变;乙实验研究小球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就要多次改变
速度
速度
的大小,同时控制小球的质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高安市一模)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将不同的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后放手,发现有的物体上升到水面,有的物体下沉到容器底部,有的静止在水中不动,为了研究实心物体质量和体积对此现象的影响,他们用水做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物块 质量m/g 积体V/cm3 现象
1 A 7.5 30 上升到水面
2 B 25 50 上升到水面
3 C 24 24 静止在水中
4 D 21 12 下降到底部
5 E 100 40 下降到底部
(1)李明同学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和2与5的数据现象,得出结论:在液体中,物体的上升和下降跟它的体积无关,跟它质量有关,且质量小的物体上升,质量大的物体下降.刘华同学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和2与5的数据及现象,得出结论:在液体中,物体的上升和下降跟它的质量无关,跟它的体积有关,且体积大的物体上升,体积小的物体下降.
请辨断:李明的结论是
错误
错误
的,刘华的结论是
错误
错误
的.(填“正确”、“错误”)
(2)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中的数据及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ρ<ρ
ρ<ρ
时,液体中的物体上升;
ρ
ρ
时,液体中的物体悬浮在液体中;
ρ>ρ
ρ>ρ
时,液体中的物体下沉.
(3)由此我们可知,潜艇是在排水体积
不变
不变
,浮力
不变
不变
(选填“变大”“不变”“变小”),通过水舱
注水
注水
(选填“注水”或“排水”)从而实现下潜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如图1):

(1)李洋同学用玻璃板取代平面镜是为了
确定像的位置
确定像的位置
,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
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这是为了比较
像与物体的大小
像与物体的大小

(2)如果物体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像
不变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实验中还需要用刻度尺比较
物与像到玻璃板距离
物与像到玻璃板距离
.如图2是该同学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为什么?
不能,因为只有两次次实验,一次相等,另一次不相等
不能,因为只有两次次实验,一次相等,另一次不相等

(4)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玻璃板两面同时成像,形成了重影
玻璃板两面同时成像,形成了重影

(5)如果在实验时,李洋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无法与蜡烛的像重合,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6)后来,他又用跳棋子代替点燃的蜡烛重新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他想个办法看清棋子的像:
用手电筒照亮跳棋子
用手电筒照亮跳棋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2届江西省高安市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实验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将不同的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后放手,发现有的物体上升到水面,有的物体下沉到容器底部,有的静止在水中不动,为了研究实心物体质量和体积对此现象的影响,他们用水做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物块
质量m/g
积体V/cm3
现象
1
A
7.5
30
上升到水面
2
B
25
50
上升到水面
3
C
24
24
静止在水中
4
D
21
12
下降到底部
5
E
100
40
下降到底部
(1)李明同学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和2与5的数据现象,得出结论:在液体中,物体的上升和下降跟它的体积无关,跟它质量有关,且质量小的物体上升,质量大的物体下降。刘华同学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和2与5的数据及现象,得出结论:在液体中,物体的上升和下降跟它的质量无关,跟它的体积有关,且体积大的物体上升,体积小的物体下降。
请辨断:李明的结论是     的,刘华的结论是     的。(填“正确”、“错误”)(2)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中的数据及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时,液体中的物体上升;
                    时,液体中的物体悬浮在液体中;
                    时,液体中的物体下沉。
(3)由此我们可知,潜艇是在排水体积          ,浮力        选填“变大”“不变”“变小”),通过水舱             (选填“注水”或“排水”)从而实现下潜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