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中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
1mm
,被测物体A的长度是
2.46cm
2.46cm
分析:要弄清楚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再去读数.起始端从零开始,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起始端从零开始,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因此A物体的长度为2.46cm.
故答案为:1mm;2.46cm.
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特别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二、小明家的电热水壶
电热水壶是生活中常用的加热水的装置,使用电热水壶时应当把水壶与家庭电路相连(如图所示)
小明在家用电热水壶烧水,为了解电热水壶的性能,小明问爸爸要了说明书,说明书上的有关数据如下:
型号 额定电压 频率 额定功率 加热方式 壶体容积 外型
TS-600 220V 50Hz 600W 电发热管 800ml 170X170X195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家庭电路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以及
电灯
电灯
开关
开关
插座
插座
组成.其中三孔插座是为带有
金属
金属
外壳的用电器提供的.
(2)请计算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多少?
(3)壶中装满20℃的水,要将这壶水烧开,请计算需要吸收多少热量?(设外界为1个标准大气压)

(4)小明还想实际测量一段电炉丝的电阻,请你替小明将图11电路连好,并在方框内画出相应的电路图.实验中测得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2,则电炉丝的电阻是
5.33
5.33

(5)清洁工在工具箱中发现有两卷粗细不同的细铜线,一卷铜线标签上写明铜线直径是0.8mm,另一卷铜线上的标签已模糊不清.身边没有刻度尺,请你想一个简便易行的办法帮他测出没有标签的细铜线的直径.说出你的具体做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高县硕勋中学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寻找像的位置,眼睛应该在蜡烛        (填“A”或“B”)这一侧观察,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
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
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在利用甲图“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是利用了玻璃板的______(填物理属性的名称),从而能便于确定______的位置;
(2)下面表格中的数据是一位同学测量的四组像和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实验中刻度尺的使用以及读数均正确.但是分析数据时发现第二组的数据有较大的偏差,你认为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A.选用的玻璃板太厚        
B.选用的玻璃板太薄
C.在判断蜡烛B与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出现了较大偏差
实验序号1234
物到玻璃板的距离/cm15.3023.0225.6028.50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15.3023.1525.6028.50
(3)在利用乙图装置做“验证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的实验时,陈刚把蜡烛离凸透镜90cm移动到120cm时,发现像几乎在离凸透镜5cm的地方,他判断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理由是:______.接着他把凸透镜放在如图示A位置时,光屏应向M点的______(左/右)侧移动,才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若固定光屏的位置于M点不动,要使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他应把蜡烛向A点的______(左/右)侧移动,当蜡烛移动到如图示B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这时,通过透镜向烛焰同侧观察,能看到烛焰放大的虚像,若把蜡烛放到B点______(左/右)侧,可以使虚像更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