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
12323
24040
35555
40
(1)如图甲所示,将呈现反射光线的活动小铁板向后折,活动小铁板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2)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测量记录如上表所示.同学们想探究当入射角为0°时,反射角的大小,应该将激光笔沿与平面镜垂直(选填“平面镜平行”或“平面镜垂直”)的方向入射角,此时,反射角等于0度.
同组的小东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小辰认为应是: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小辰的结论正确,理由是先有入射角,才有反射角(或先有入射光线,才有反射光线).
(3)在图乙中,再用另一只激光笔让光线沿着BO(即逆着原反射光线)射向平面镜时,可看到反射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分析 (1)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2)根据入射角的概念,当入射光线与法线夹角为0°时,入射角为零度,从而可判断出入射方向;
根据入射角和反射角出现的先后判断谁的结论正确.
(3)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解答 解:(1)由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当小铁板向后折,小铁板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2)当入射光线与镜面垂直时,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等于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仍等于入射角等于0°;
因为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即先有入射角,才有反射角(或先有入射光线,才有反射光线),所以小辰的说法是正确的.
(3)用激光笔让光线沿着B0(即逆着原反射光线)射向平面镜时,可看到反射光线沿OA射出,说明光路具有可逆性.
故答案为:(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2)平面镜垂直;0;小辰;先有入射角,才有反射角(或先有入射光线,才有反射光线);
(3)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点评 本题考查了探究光的反射的实验.光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6.完全燃烧l0g酒精放出的热量若全部被水吸收,可使1标准大气压下,lkg、30℃的水温度升高多少?[酒精的热值为3.0xl07J/kg,C=4.2xl03J/( 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冬天我们常用热水袋取暖,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内能的,选用水这种液体的原因是比热容大,把质量为2kg,温度为90℃的热水装入热水袋中,当温度降到40℃的时侯,这些水放出了4.2×105J的热量.(C=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使用温度计测物体温度时,应注意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但不要碰容器的底和壁.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并保持视线与温度计标尺相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小华乘坐的是火车甲,窗外看到的是火车乙,试根据图片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乙火车为参照物,甲火车一定是运动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乙火车一定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火车一定是静止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两列火车一定都是运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如图所示是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此冲程不能(选填“能够”或“不能”)给汽车提供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   2.36cm  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2.36cmB.2.357 cmC.2.35 cmD.2.4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使汽车获得动力,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一辆汽车每年平均消耗汽油2t,这些油完全燃烧放出9.2×1010J的热量.(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小夏将 n 个“aV bW”的小灯泡,按照甲、乙两种连接方式分别接入电压为 U 的电路中(如图所示),通过分别调节滑动变阻器 R1和 R2,使所有灯泡均正常发光.则甲、乙两电路中的总电流与总功率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I B.=nI C.=nPD.P=n2P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