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测量焦距:如图1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此现象说明了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并可得出此透镜的焦距为10cm.
(2)如图2所示,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同一高度,这样做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3)当蜡烛距凸透镜2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选填“实”或“虚”)像,依据此原理,人们制成的光学仪器是照相机.
(4)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成像,原因是蜡烛到了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成的是虚像(或蜡烛在焦点上).
(5)小明在图2所示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老师要求他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让在光屏上的实像变大些,小明应当把蜡烛向靠近(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同时把光屏向远离(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方向移动.
(6)小明把爷爷的老花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当向靠近(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7)实验一段时间蜡烛变短,要使烛焰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光屏向上移动.

分析 (1)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掌握焦点和焦距的概念: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此点为凸透镜的焦点.由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粗略测量薄透镜的焦距时,可以测出从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可.
(2)调整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物体的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心.
(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等于像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小于像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制成照相机,根据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制成投影仪.
(4)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虚像的概念,知道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不能成在光屏上.同时要知道当物体放在焦点上时,不能成像.
(5)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知道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所成的像越小;
(6)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老花镜是凸透镜,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
(7)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所以若成的像靠近光屏的上方,可以相对于凸透镜向上移动蜡烛,即向上移动蜡烛或向下移动凸透镜,使成的像向下移动.或者直接向上移动光屏.这样都可以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解答 解:(1)太阳光可以近似看为平行光源,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太阳光经凸透镜后将会聚在焦点.所以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便为焦点.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便是焦距.据图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30cm=10cm.
(2)当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实像时,成的像要用光屏来承接,所以要调整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以保证物体的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心.
(3)当蜡烛距凸透镜25cm时,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光屏上能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照相机.
(4)不能在光屏上成像,可能是不能成像,物体放在焦点上,即物距为10cm;或成虚像,物距小于焦距10cm.
(5)要使所成的像更大,应增减小物距,所以使蜡烛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同时物距变小,则像距变大,所以光屏要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移动.
(6)小明把一副老花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由于老花眼镜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比以前提前会聚了,像距更小了,因此要得到清晰的像,需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7)实验一段时间蜡烛变短,由于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所以成的像将靠近光屏的上方.所以应向上移动光屏.
故答案为:(1)会聚; 10;(2)同一高度; 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3)缩小;实;照相机; (4)蜡烛到了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成的是虚像(或蜡烛在焦点上);(5)靠近;远离;(6)靠近; (7)上.

点评 该题探究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操作的要求.一定要注意实验前的调整工作.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要熟记规律,特别注意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个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约3s后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多少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实验小组做“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时所用的器材有:电压为3V的电源,待测电阻R以及符合实验要求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和开关.图甲是没有连接完整的实物电路.
检测导线接点现象
ab电压表、电流表均无示数
ac电压表、电流表均无示数
ad电压表、电流表均有示数
cd电压表、电流表均有示数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小).
(2)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置于最左(填“最左”或“最右”)端.
(3)实验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为了检查电路故障,他们借助一根检测导线进行检测,当该导线两端分别接不同点时,对应的现象如下表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电路发生的故障是cd处断路.
(4)排除故障后进行实验,当电压表示数为2.4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这时电流为0.3 A,他们利用此组数据即得出该待测电阻R的阻值便结束了实验.评估本实验过程,提出你的改进建议: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多测几组数据求平均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给你一个电池、一个电压表、一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0、两个开关及导线若干,请你设法只连接一次电路就能测出未知电阻的阻值,画出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及未知电阻的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给你下列器材:直流电源约6V、一只“0-3-15V”档电压表、一只电阻箱R0(规格为:999.9Ω2A)、合适的滑动变阻器R′、小灯泡L(额定电压为2.4V,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10Ω)、灯座、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导线若干.按照如图的电路图连接电路,测量灯L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操作步骤:
(1)电压表的量程应选用0~3V档;
(2)闭合开关前,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右端,将双掷开关S2合在a点,再闭合开关S1,然后调节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达2.4V;
(3)断开开关S1,接下来的操作是:将电阻箱的阻值先调至值最大(选填:最大/最小),并将双掷开关S2合在b点上,然后再闭合开关S1,最后调节电阻箱,待电压表仍为2.4V时,读取此时电阻箱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R0
(4)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R0
(5)该实验设计釆用了等效替代的研究方法.
(6)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为保护电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分度值.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是B.图乙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放在箱子里樟脑球时间长了变小是升华 现象;夏天,教室的地面上洒水感到凉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的缘故;家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之液化贮存在钢罐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1)如图1所示,已知反射光线OB,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及大小.
(2)如图2,Sˊ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的像.若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点,请在图中标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甲是小华探究冰熔化特点的装置,她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实验数据如下表:
时间t/min00.51.01.52.02.53.03.5
温度72℃-4-1-2-1000
状态 固态 固液共存态
(1)t=0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4℃℃,读作零下4摄氏度.
(2)t=2.0min时,物质处于固态.

(3)上表记录的温度中,有一处错误,画图时该数据应剔除(保留/剔除).
(4)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丙中画出温度-时间图线.
(5)根据小华的实验,能不能得出冰熔化上的特点?并说明理由
答不能(能/不能)
理由:没有测量冰完全融化后的温度变化情况,得到的结论不可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