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某同学郊游时,看见前面有一座大山,他对着大山大喊一声,6秒后才听到回声,问这时他离大山多远?若这位同学以1.5米/秒的速度向大山走去,要用多少时间才能走到山下?

分析 发出的声音经大山反射后再传到人耳(回声),知道整个过程用的时间,可以求出发出声音传到大山的时间,根据s=vt求出他离大山的距离,又知道这位同学的速度,根据t=$\frac{s}{v}$求出走到山下的时间.

解答 解:此人发出的声音传到大山的时间:
t=$\frac{1}{2}$×6s=3s,
由v=$\frac{s}{t}$可得,该同学距离大山的距离:
s=vt=340m/s×3s=1020m,
该同学走到山下的时间:
t′=$\frac{s}{v′}$=$\frac{1020m}{1.5m/s}$=680s.
答:他离大山1020m,要用680s才能走到山下.

点评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弄清声音从人所在地方传到大山的时间(单趟用时)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火箭从地面向上发射过程中,火箭外壳和大气摩擦后温度越来越高;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填能量转化关系);“炙手可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某实验小组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5.0cm.(要估读)
(2)实验时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已调好,但烛焰在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要想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蜡烛使烛焰向上(填“上”或“下”)移动.
(3)点燃蜡烛后,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看不到蜡烛的像,原因可能是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写出一种原因即可)
(4)如图乙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点中的c点,此成像规律应用在投影仪上(填一种器材名称).
(5)如图乙所示,如果把烛焰从b到移到a点,则像到透镜的距离变大,像的大小变小.(“变大”、“变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所示是汽车仪表盘上某一时刻的示数,还有驾驶员看到的某地交通标志牌(图2),其中标志牌甲意思是此路段限速80km/h,若汽车以这个速度行驶,则到达牌上目的地的时间为2.25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do)的波形图,三图的波形总体上疏密程度及振动幅度相同,但是波的形状不同.此时三乐器发出的声音(  )
A.音调不同、音色不同B.音调不同、响度相同
C.响度不同、音色相同D.音调相同、音色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4.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若某次海啸发生的中心位置离最近的陆地距离为45km,则:
(1)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2)某渔船利用超声波探测到鱼群,6s后接收到回声.渔船离鱼群距离多远?
(3)能用这种方法测量地球同步卫星到地球的距离吗?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物态变化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关于这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它是液态的水,其形成要吸收热量
B.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这是应用干冰熔化吸热
C.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凝华现象,这一过程要放出热量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白的一层霜,这是凝固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当运动员腿部受伤而疼痛难忍时,需要到场边接受紧急治疗,方法就是在受伤处喷洒一种加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能迅速汽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而吸收(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电荷的定移动向形成电流.规定正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