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我们都做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若杠杆左端下倾,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使杠杆水平平衡的目的是
便于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
便于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

(2)我们学习过“测定机械效率”的方法.用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规范的操作很重要.规范的操作应该是: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杠杆下面的钩码“缓慢”上升.并要及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请你思考两个问题:
①使钩码“缓慢”上升的优点是什么?答:
便于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便于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②要“及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该是什么时候读?(选填“上升时”、“静止时”).答:
上升时
上升时

(3)某同学说“杠杆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
为了探究这一猜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不同重量的钩码挂在A、B两点进行实验探究,测量并计算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
次数 钩码
悬挂点
钩码总重
G/N
钩码移动距离h/m 拉力
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A点 1.5 0.10 0.7 0.30 71.4
2 B点 2.0 0.15 1.2 0.30 83.3
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结论?答:
不能
不能

请简要说明两条理由:①
两次实验时钩码没有挂在同一位置
两次实验时钩码没有挂在同一位置
;②
仅根据一次对比实验所得结论是不可靠的
仅根据一次对比实验所得结论是不可靠的
分析:(1)调节杠杆平衡时,左端下沉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右端下沉应向左端调节平衡螺母.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能便于从杠杆上直接测量力臂.
(2)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缓慢上升,便于弹簧测力计读数,在物体上升时,要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通过探究实验来得出结论时,应进行多次实验,分析多组数据,同时,分析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也应采取控制变量法,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结论.根据这一思路来对最后的问题做出判断.
解答:解:(1)杠杆左端下倾,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使杠杆水平平衡的目的是:便于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
(2)①使钩码“缓慢”上升的优点是:便于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②要在物体及弹簧测力计上升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分析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应采取控制变量法,研究提起的物重和机械效率的关系时,应保持位置不变,而实验中,两次钩码悬挂的位置是不同的.同时,还应进行多次实验,分析多组数据,才能得出有说服力的正确结论,只凭一次实验数据做出结论是不科学的.
故答案为:(1)便于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2)便于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上升;
(3)不能;①两次实验时钩码没有挂在同一位置;②仅根据一次对比实验所得结论是不可靠的.
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题,考查了探究杠杆平衡实验、机械效率实验等的注意事项,实验数据分析,掌握基础知识、认真分析实验数据即可正确解题.为得出普遍结论,实验时要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数据,然后得出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7、我们都做过“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若杠杆左端下倾,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这一调节过程的目的是为了使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这时杠杆重力的力臂为
0

(2)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却往往提醒大家不要采用这种方式.这主要是因为该种方式
D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B.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
C.力臂与杠杆不重合;D.力和力臂数目过多
(3)图中,不改变支点O右侧所挂的两个钩码及其位置,保持左侧第
2
格的钩码不动,将左侧另外两个钩码改挂到它的下方,杠杆仍可以水平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我们都做过“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若杠杆左端下倾,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前使杠杆水平平衡的目的是
便于测量力臂
便于测量力臂

(2)实验中,用如图1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却往往提醒大家不要采用这种方式.这主要是因为该种方式
D
D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
C.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D.力和力臂数目过多
(3)如图2是小明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0.5牛,杠杆上每一格长5厘米,实验数据已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动力F1(牛) 动力臂L1(厘米) 阻力F2(牛) 阻力臂L2(厘米)
1 1.5 10 1 15
2 1 20 2 10
3 1 20 1.5 10
(4)小明的第3次实验存在错误,其错误是
L1读错了(或者F1的力臂不在杠杆上)
L1读错了(或者F1的力臂不在杠杆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1)我们都做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若杠杆左端下倾,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使杠杆水平平衡的目的是______.
(2)我们学习过“测定机械效率”的方法.用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规范的操作很重要.规范的操作应该是: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杠杆下面的钩码“缓慢”上升.并要及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请你思考两个问题:
①使钩码“缓慢”上升的优点是什么?答:______.
②要“及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该是什么时候读?(选填“上升时”、“静止时”).答:______.
(3)某同学说“杠杆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
为了探究这一猜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不同重量的钩码挂在A、B两点进行实验探究,测量并计算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
次数钩码
悬挂点
钩码总重
G/N
钩码移动距离h/m拉力
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η/%
1A点1.50.100.70.3071.4
2B点2.00.151.20.3083.3
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结论?答:______;
请简要说明两条理由:①______;②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0年安徽省安庆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我们都做过“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若杠杆左端下倾,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这一调节过程的目的是为了使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这时杠杆重力的力臂为   
(2)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却往往提醒大家不要采用这种方式.这主要是因为该种方式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B.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
C.力臂与杠杆不重合;D.力和力臂数目过多
(3)图中,不改变支点O右侧所挂的两个钩码及其位置,保持左侧第    格的钩码不动,将左侧另外两个钩码改挂到它的下方,杠杆仍可以水平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