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由图a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
(2)如图b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c 点上,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投影仪上.
(3)小明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如图c所示,按(1)的要求调整好三者中心的位置,但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都没能看到烛焰所成的像.原因可能是(写出一个原因即可)蜡烛放在焦点之内.
(4)通过实验,小明发现蜡烛离透镜越远,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越小(填“大”或“小”).当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远离凸透镜(填“靠近”或“远离”),此时在光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是倒立的(填“倒立”或“正立”).
(5)实验中,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此时小明固定蜡烛和透镜,在光屏和透镜间放上自己所配戴的近视眼镜,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需将屏向远离(填“靠近”或“远离”) 透镜的方向移动,此时所成的清晰像为实像(填“实”或“虚”).

分析 (1)凸透镜的焦距是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的点到光心的距离;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须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放在同一高度上,以便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便于观察.
(2)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条件是:物距介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
(3)当物体放在在焦点处或焦点内时,都不能在屏上成像.
(4)凸透镜成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
(5)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解答 解:(1)根据焦距的定义,此时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焦距,f=60cm-45cm=15cm,
(2)因当物距在1倍与2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此时只有c点符合,应用是投影仪;
(3)因当物体放在焦点之内时会成正立放大虚像,不会呈现在光屏上.
(4)当物距增大时,像距会变小,像变小;当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远离凸透镜,此时在光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是倒立.
(5)因近视眼镜即为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当将近视眼镜放在光屏与凸透镜之间时,
所成的像会向后移动,只有把光屏向后移才可接收到像.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上;光屏的中心;(2)c;投影仪;(3)蜡烛放在焦点之内;(4)小;远离;倒立;(5)远离;实.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及其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所示电路为小明设计的一种安装在潜水器上的深度计的工作原理图,其中,显示器由电流表改装,压力传感器的电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R0是定值电阻.关于潜水器下潜过程中,该电路有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R0两端的电压减小B.压力传感器的电阻增大
C.通过显示器的电流减小D.压力传感器两端的电压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如图所示,S1和S2闭合,S3 断开,电路为并联电路,S1和S2、S3都闭合,电路短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明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图甲),看到手指放大的像;再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图乙),看到房屋倒立的缩小的像(均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2)丙图是小明设计的实验装置图,要使物体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最合理的做法是:应向下调节光屏的高度.
(3)小明根据多次实验数据,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丁所示.由图象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距逐渐变大(选填“大”或“小”);当把物体放到距凸透镜8cm处时,光屏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4)小明对实验器材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LED灯、光屏换成带有方格的光屏,如图戊所示.改进器材后,对实验带来的优化有很多,具体来看:
①蜡烛换成LED灯的优点是实验现象更明显、便于观察、减少了污染.
②光屏换成带有方格光屏的优点是便于比较像的大小.
(5)同组实验的小华经仔细观察,发现小明设计的LED灯组成的“T”字形物体不太合理(图己),你认为物体的形状上还可以作哪些改进?把“T”换成“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甲所示,光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现小明想进一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乙(选填“甲”或“乙”)透镜.

(2)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明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如图乙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3)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发现无论怎样沿光具座移动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的像,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没有在同一高度.
(4)上述问题解决后,他们将蜡烛、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如图丙位置,光屏应在②(选填“①”、“②”、“③”)区域前后移动,才能得到清晰、完整的像.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上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完整.(选填“完整”或“不完整”);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换,发现在光屏上仍能成一清晰的像,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5)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则发现像变得模糊了,这时应适当向右(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6)把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2cm刻度线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老师告诉小明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要想看到这个像,观察的方法应是从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烛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后,蓓蓓利用图画记录了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四幅图画中的物、像关系有对有错,请你帮她把不正确的图挑出来(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所示,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他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此凸透镜的焦距约是10cm.
(2)他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他还应调整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当光屏移动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恰好得到一个倒立、放大(选填“缩小”“放大”或“等大”)的实像;投影仪(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4)如果将烛焰在图乙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光屏应向靠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成的像将向上(选填“上”或“下”)移动.由于影响到了实验的进行,这时最合理的调整是C.
A.只需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一些      B.只需将光屏向上移动一些
C.将凸透镜和光屏都向下移动一些  D.以上办法均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图.当光屏移动在图示的刻度时,正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将透镜移到35厘米刻度上,其它不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等大倒立的像
B.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厘米
C.若只改变透镜的位置,光屏上可能多次得到蜡烛的清晰的像
D.照相机就是根据该图示的原理制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1)小华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随着瓶内空气被不断抽出,听到的声音变小(填“小”或“大”);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并且可以由此推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抽气一段时间后小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该现象可能原因是C
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        B.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
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D.插入广口瓶中导管不足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