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关键是看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
(2)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3)“再生制动”技术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4)“逃生锤”的目的是为了击碎玻璃,因此应从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的角度进行分析.
解答 解:
(1)在行驶的动车上相对于座椅,桌子的位置并未改变,是静止的;
(2)高速行驶的动车进站前关闭电源,由于惯性动车仍以较大的速度前进,还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
(3)“再生制动”技术,在车速降低的过程中电动机转变为发电机发电,把动车组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输入电网;
(4)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砸破玻璃逃生,因此,“逃生锤”应具备前端尖锐的特点,这样在压力一定时,可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图B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
(1)静止;(2)惯性;(3)机械;(4)B.
点评 本题通过与列车有关的现象或应用,考查了多个物理知识点,都较为典型,体现了物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值得我们学习和关注.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一个定滑轮和二个动滑轮 | B. | 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 | ||
C. | 二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 | D. | 二个定滑轮和二个动滑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 |
B. |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 |
C. |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减小 | |
D. |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引力 | |
B. | 摩擦起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 | |
C. | 卢瑟福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 |
D. |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电压表和油量表示数都变大 | B. | 电压表和油量表示数都变小 | ||
C. | 电压表示数变小,油量表示数变大 | D. | 电压表示数变大,油量表示数变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
B. | “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 |
C. |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是为了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 |
D. | 把正在发声的手机用细线悬挂于广口瓶内,逐渐抽去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