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1.在电闪雷鸣的雨天里,为了避免电视机被雷击,应采取的简单措施是(  )
A.关掉电视机
B.关掉电视机,拔掉电视机的电源插头
C.关掉电视机,拔掉电视机的电源插头和信号线
D.把电视机移到室内另一个地方,继续收看电视节目

分析 (1)云层中有的带正电荷,有的带负电荷,当带有正负电荷的云层相遇时,就会释放出大量能量,释放的大量能量会使空气振动,也会有电流经过,这就是雷电;
(2)雷电的电流很大,为了防止对人类的伤害,因此要想法把这些电流转移到大地,这就是避雷针的作用.

解答 解:电视被雷击实质上指的是,当云层摩擦产生的巨大电流通过电视机时,将电视烧坏的现象;因此避免雷击要从防止雷电电流通过和将雷电电流导入大地两个方面来考虑.因此应该关掉电视机,拔掉电视机的电源插头和信号线,断绝与外界的联系.
故选C.

点评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现象,要理论联系实际,多观察、多分析,在分析中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凸透镜成像)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实验
次数
物体到凸透
镜的距离/cm
光屏上像到凸透
镜的距离/cm
光屏上像
的大小
14013.5缩小
23015缩小
32020等大
41530放大
510光屏上没有像
68光屏上没有像
【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1)小明在刚才调整好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获得实验数据如上表所示;
【结论与应用】
(2)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近,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大.
(3)小明继续探究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且靠近透镜位置,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通过调节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取下眼镜后,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选填“远离”或“靠近”),才能使像变清晰.此实验说明近视眼通过配戴合适的近视眼镜能矫正视力的原因是通过使得光线发散,使像距变大,使像会聚在视网膜上.
(4)在前一次实验光屏上得到清晰像后,接着小勇同学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乙替代刚才小明的凸透镜甲(此时物距为45cm),若不改变蜡烛与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右移动(选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保持不动”);如果光屏不动只移动蜡烛的位置,则光屏上不可以(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出现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处于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1)由刻度尺可读出此时的物距是34.8cm.
(2)光屏上此时呈现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照相机(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摘掉眼镜的小明需离光屏很近才能看清烛焰的像,则他所佩戴的眼镜是凹透镜.
(4)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小明将凸透镜向左移动,则光屏上最多还能出现1(选填“0”、“1”或“2”)次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小强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
(1)他探究的问题是B(A:平面镜为什么成像;B.像的大小、位置与物的大小、位置有什么关系).
(2)小强点燃蜡烛A后,发现镜后出现了A的两个不重合的像,如果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6mm,那么玻璃板的厚度是6mm,这是由于玻璃板两个表面两次成像造成的.玻璃板成像不是很亮,所以他应将蜡烛B不点燃(选填“点燃”或“不点燃”).
(3)小强换用合适的玻璃板后,把蜡烛B(与A完全相同)竖直立在玻璃板后面的桌面上移动,可是总是不能和A的像完合重合,这可能是由于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选填“垂直”或“不垂直”)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在学习了温度计后,小明想利用下列器材自制一个能反映温度变化的仪器,请你任选部分器材,替他设计一个这样的装置,简要写出做法和怎样反映温度的变化.
①铆在一起的铜、铁双金属片(铜膨胀、收缩程度更大);②指针;③橡皮膜;④玻璃杯;⑤细线;⑥饮料管;⑦带橡皮塞的小药瓶,⑧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两个探究:
物距u/cm实验序号焦距f/cm像距u/cm
151817
21030
31260
(1)为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焦距不同的三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上表.
①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像距越大(大/小);老花眼原理就是这样的,它使得所成的像落在了视网膜的后(前/后)方,应佩戴凸(凸透镜/凹透镜)进行矫正.
②实验序号1中成的像应是倒立,放大(放大/缩小)的实像.
(2)小明用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形状如“E”的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乙所示,如果只将“E”,换成“R”,并在同一位置观察,光屏上成的像应是如图丙中的④.(填数字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进入2011年以来沈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采取多项举措,全面向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宣战.在治理酒后驾车中,酒精检测仪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图甲是酒精检测仪,如图乙所示是检测仪的简化电路图,R0为定值电阻,R为气敏电阻,该电阻阻值与酒精气体含量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如果司机吹出的气体中酒精含量越高,气敏电阻的阻值就越小,电路中的电流表示数就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实验探究和推理都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比如科学猜想,往往是以一定的事实和已有知识为依据,通过推理而提出来的
(1)用放大镜观察素描炭笔的笔迹,观察到微小的颗粒;麦粒碾成面粉,面粉揉成面团…大量类似事实,为我们想象物质的结构模型提供了依据,终于认识到: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向冷、热不同的清水中各滴一滴墨水.观察到墨水扩散的快慢不一样…大量类似现象使我们推想到: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2)物理学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就“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提出合理猜想、给出推理性结论、说明推理依据(参照示例):
示例:
①物体内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推理性结论;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推理依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动能越大
②物体内能的大小还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推理性结论: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推理依据:物体质量越大,分子数目越多,所有分子动能、势能总和越大.
(3)由于推理性结论具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有时就运用它来初步解释相关问题--同学们也来尝试一下:
在图中,(a)杯中水量较少、(b)(c)(d)的水量相同.根据问题(2)中所得的推理性结论,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

①d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因为d的水量比a多、与bc相同,且温度最高.
②ad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a的水量比b少但温度比b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一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10s内通过20m的路程,则它前2s内的速度是(  )
A.20m/sB.10m/sC.2m/s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