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焦距f为10cm)、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1所示.若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依次把蜡烛放在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则:

(1)在凸透镜右侧主光轴上画出焦点F的位置.
(2)画出光线a经过凸透镜后的径迹.
(3)当光屏上出现放大的像时,蜡烛位于图中B或C点;当蜡烛位于D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看不到清晰的像.(以上两空均选填“A”、“B”、“C”或“D”)
(4)如图2所示,在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女航天员王亚平制造了一个小水球,我们看到了她在水球中的“倒影”.水球相当于凸透镜(选填“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王亚平到水球的距离是大于2倍焦距(选填“1倍焦距以内”,“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或“大于2倍焦距”).

分析 (1)焦距指的是光心到焦点之间的距离,凸透镜有两个焦点,分居在凸透镜的两侧;
(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平行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经过焦点射出;
(3)依据凸透镜成像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不成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实像可在光屏上显示,虚像不能;
(4)中间比周围厚的透镜叫凸透镜,当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解答 解:(1)由题目可知,焦距为10cm,即光心到焦点之间的距离为10cm;透镜在40cm处,焦点为40cm+10cm=50cm处,如图所示;
(2)依据凸透镜对光的折射特点,平行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经过焦点射出,如图所示;

(3)依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f<u<2f时,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题目中凸透镜的焦距f为10cm且放在光具座40cm处,所以当物体放在光具座上20cm到30cm之间时,就满足f<u<2f;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在光屏显示;
(4)水球的中间比周围厚,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依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成缩小倒立的实像时,表示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
故答案为:(1)如图;(2)如图;(3)B或C;D;(4)凸透镜;大于2倍焦距

点评 此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掌握凸透镜对特殊光线的折射作图,一定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特点,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并能灵活运用分析实际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学校音乐会上,吉他弹奏声美妙极了,小明想探究弦丝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其长度、直径、材料的关系,他选取了不同规格的弦丝,在松紧程度相同的前提下拨动弦丝发声,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所示:
 编号 材料 长度/cm 直径/mm 频率/Hz
 1 钢 2.0 2131
 2 钢 35.00 2.0 1284
 3 钢 50.00 2.5 656
 4 尼龙 50.00 500
(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得1号弦丝的长度是20.50cm.
(2)四根弦丝中,发声音调最低的是编号为4的弦丝.
(3)分别拨动编号为1、2的弦丝,可探究发声音调与弦丝长度的关系.
(4)分别拨动编号为3、4的弦丝,可探究发声音调与弦丝材料的关系,可见编号为4的弦丝直径是2.5mm.
(5)分别拨动编号为2、3的弦丝,不能(能/不能)探究发声音调与弦丝直径的关系,理由是弦丝的长度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小明同学用一个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1可知,把一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与纸的距离,纸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利用刻度尺测得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2)如图2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倒立、缩小的烛焰的像,则蜡烛可能置于凸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a点上.
(3)通过实验,小明发现蜡烛离凸透镜越远,光屏上得到的清晰像越小(填“大”或“小”),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远离凸透镜(填“靠近”或“远离”).
(4)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的、缩小的像,此时小明固定蜡烛和凸透镜,在光屏和凸透镜间放上自己所配戴的近视眼镜,若仍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需将光屏向远离(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5)当蜡烛放在d点时,图3现象与其成像特点相同的是①(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逆风骑自行车时,弯着身体,会省力些;雨天,撑伞逆风行走时,风速越大,行走越困难.这是因为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猜想可能与物体的迎风面积和风速有关.为验证以上猜想,小明选用了如下器材:可调速电风扇、弹簧测力计、面积不同的塑料挡板三块、光滑玻璃板、小车.

(1)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用电风扇向小车及挡板吹风,模拟小车运动时受到的空气阻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通过弹簧测力计即可测出小车受到的空气阻力. 
(2)小明在探究风速对小车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时,保持迎风面积一定,测得数据如表:
风速
小车受到的空气阻力/N0.82.23.8
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在迎风面积相同时,风速越大,阻力越大.
(3)小明还想探究迎风面积对小车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请你帮他设计出主要的实验步骤:保持电风扇风速不变,在小车上放置面积不同的塑料挡板,分别测出小车所受到的空气阻力.
(4)你认为影响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的因素可能还有物体的形状 (写出一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小明在生物课上学习了“植物体对水的吸收、利用和散失”的知识后,利用食盐水、新鲜冬瓜和自制简易“密度计”对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的情况进行了研究.
小明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取一根饮料吸管,将一些铁丝从吸管的下端塞入,并用石蜡将吸管的
下端封起来,制成简易的“密度计”.
②将冬瓜除去瓜瓤后制成“冬瓜碗”,并在“冬瓜碗”中加入密度为1.2×103kg/m3的食盐水.
③在食盐水中放置自制“密度计”,每隔相同的时间观察并记 录“密度计”浸入的深度h.
④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出“密度计”在溶液中浸入的
深度h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
(1)自制简易“密度计”时,塞入铁丝的目的是使吸管能竖直漂浮在液体中.为了提高实验的精确度,应选用较细(选填“粗”或“细”)的饮料吸管.
(2)根据“密度计”在溶液中浸入的深度h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可知,冬瓜在盐水中是失水(选填“吸水”或“失水”)的,其随时间变化快慢的情况是先较快后较慢,然后不变.
(3)在第50min时,盐水的密度是1.125×103 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小明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f=10cm的凸透镜前25cm处,光屏上得到了倒立、缩小的清晰像.此时他将自己的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如图甲所示,由此可知小明是近视眼(选填“近视”或“近视”).小明将眼镜放置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如图乙所示.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若要使光屏上的像再次清晰,他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如图甲所示,水平光具座上,A处放置蜡烛,B处放置光屏.

(1)将图乙装置放置在光具座上AB之间,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
(2)将图丙装置放置在光具座60cm的刻度线处,可在光屏上看到倒立烛焰(选填“三角形”或“烛焰”)的像;
(2)将图丁装置放置在光具座50cm的刻度线处,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烛焰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15.0cm;若将蜡烛再远离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左(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获得清晰的像.照相机(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就是依据此原理制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小雪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大小与焦距的关系”实验中,对课本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所示)
(1)他们不用蜡烛,而用由几个发光二极管做成“F”字样的发光体进行实验,你认为其好处有:
①可以增加物体的亮度,使成像更清晰;
②二极管使用起来更安全、环保.
次数物距μ/cm焦距f/cm像距v/cm
1 
15
57.5
2817.5
31029.0
(2)他们用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上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所成实像的像距越大;根据你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此时所成像的大小越大.(均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3)某次实验中,发光二极管、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若把发光二极管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能(选填“能”或“不能”)出现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情况中,因为误差而引起测量结果不准确的是(  )
A.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够精密
B.读数是没有估读
C.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
D.测量时物体的边缘未对准“0”刻度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