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A.湖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更浅一些,是因为光发生折射形成的
C.远离平面镜时,人在镜中的像逐渐变小
D.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分析 A、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水面对称,所以是倒立的,其原理是光的反射;
B、池底的光线由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底变浅了.
C、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D、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一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

解答 解:A、湖岸边的树在湖水中形成“倒影”,是树发出的光在湖面上发生了反射现象,形成树的虚像.不符合客观事实.
B、池底的光线由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底变浅了.符合客观事实.
C、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当他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不符合客观事实.
D、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不符合客观事实.
故选ACD.

点评 此题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光的反射现象、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识较多,但都不复杂,是一道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8V保持不变,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小灯泡上标有“6V  3W”字样,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00Ω 1A”,要求开关闭合后两个电表的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且灯泡两端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电压(灯丝电阻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为0.25~0.6A
B.滑动变阻器允许调节的范围是24~100Ω
C.灯泡的电功率变化范围是0.75~3W
D.整个电路的电功率变化范围是4.5~10.8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是小明设计的一种自动冲水装置原理图,水箱内有一个质量为m1、体积为V0的浮筒P,另有一个厚度不计,质量为m2、面积为S的盖板Q盖在水箱底部的排水管上.P、Q由细线连接,当供水管流进水箱的水使浮筒P刚好完全浸没时,盖板Q恰好被拉开,水通过排水管排出实现自动冲水.当盖板Q恰好被拉开的瞬间,求:
(1)浮筒受到的浮力大小;
(2)细线对浮筒P的拉力大小;
(2)水箱中水的深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我们观察到水中的鱼和水中的云,前者是光的折射现象;后者是光的反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滴墨水,5s后的现象如图所示,该现象说明(  )
A.只有热水的分子在做热运动
B.热水有内能,冷水没有内能
C.扩散只能在液体中发生,不能在气体、固体中发生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机是热机的一种
B.汽车司机开车时要系好安全带,是为了减小刹车时人的惯性
C.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主要是利用水比热容大的特点
D.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主要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240N的物体,所用的拉力为150N,物体在5s内匀速上升1m,(不计绳重及绳与轮之间的摩擦)求:
(1)有用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若滑轮组提升重300N的物体,求拉力的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酒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烧时,用酒精擦身体可以降低体温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放热的缘故
B.把一杯酒精倒掉一半,剩下的酒精比热容不变,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C.为了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司机常在水箱中加入一定量的酒精
D.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把口握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会发现塑料袋鼓起,这是由于酒精蒸气液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水的密度是1.0×103kg/m3,其物理意义是1m3的水质量为1.0×103kg;如果一杯这样的水喝掉一半后,剩下水的密度应为1.0×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