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7.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2012年11月25日,我国航母舰载机起降成功.
上午8时许,“辽宁舰”通过调整航向、航速,为舰载战斗机首次起降飞行做好准备.
9时许,飞机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近乎完美的下滑轨迹开始降落.
9时零8分.飞机掀起的气流,猛然涌向两侧.眨眼间,舰载机的两个后轮“拍”在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抓住阻拦索,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稳稳地停在飞行跑道上.
舰载机着舰成功.
随后,在飞行员的操控下机翼折叠,滑行至机务准备位置,甲板作业保障人员迅速对飞机展开各项技术检查和准备.
在完成各项机务准备作业后,舰载机又转入待飞状态,双发动机点火,重新打开机翼,飞行员驾驶着战机,在起飞滑行引导员熟练的手势动作引导下,滑行至起飞位置.止动轮档、偏流板先后升起,发动机接通全加力,在战机强大的轰鸣中,两名起飞助理挥动右臂,做出放飞手势.止动挡板落下,舰载机如离弦的箭加速滑跑,沿着舰艏14度上翘角跑道滑跃升空,驶向蓝天.
(1)在航母上起降飞行,跑道长度和宽度,只是陆上机场的十分之一.飞机着舰时,需要保持数百公里的时速,在拦阻索的掣动作用下滑跑很短的距离就能停止.这说明:B
A、力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力是保持物体静止的原因        D、飞机停止后不再受力的作用
(2)歼-15舰载机在钩住阻拦索的瞬间,飞行员会承受巨大的载荷,血液由于惯性会加速向头部涌去,飞行员眼前会出现“红视”现象…这就对飞行员身体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3)机腹后方的尾钩抓住阻拦索时,飞机对阻拦索施加力的作用,同时阻拦索对飞机也施加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起飞时,舰载机如离弦的箭加速滑跑,此时它受到的力是非平衡力(平衡/非平衡)力
(5)在起飞过程中,以舰载机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止(运动/静止)的.

分析 (1)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3)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受到平衡力,飞机静止或匀速运动,加速运动,受非平衡力;
(5)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的,要选择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可能不同.

解答 解:(1)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推理可知,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但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要有力,在航母上起降飞行,跑道长度和宽度,只是陆上机场的十分之一.飞机着舰时,需要保持数百公里的时速,在拦阻索的掣动作用下滑跑很短的距离就能停止.这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选B;
(2)歼-15被拦阻索勾住瞬间,飞行员静止,飞行员身上的血液由于惯性向头部涌去,眼前出现“红视”现象.
(3)机腹后方的尾钩抓住阻拦索时,飞机对阻拦索施加力的作用,同时阻拦索对飞机也施加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起飞时,舰载机如离弦的箭加速滑跑,运动状态改变,所以受非平衡力;
(5)在起飞过程中,以舰载机为参照物,飞行员相对于正在起飞的舰载机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以舰载机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1)B;(2)惯性;(3)相互;(4)非平衡;(5)静止.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平衡力等,是一道综合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某小组设计组装了两套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这两个实验装置中,你认为装置乙(选填“甲”或“乙”)更科学,另一个装置在F1稍大于F2时,木块依然能保持平衡状态,原因是木块和桌面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导致的.
(2)若不计摩擦,当左、右两盘中的砝码质量相等(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时,桌面上的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小车受到两对平衡力的作用.
(3)保持F1与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如图丙所示的位置,松手后瞬间,木块保持平衡状态(选填“能”或“不能”).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应该满足的条件是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我们提水桶时,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水桶,同时我们的手也会感到水桶向下的拉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某同学测教室课桌的高度时,他记录的结果分别是72.12cm、72.13cm、72.12cm,则课桌高是(  )
A.72.12cmB.72.133cmC.72.1333 cmD.72.13333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运用你学过的密度知识不可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有(  )
A.用天平和水“称”出墨水瓶的容积
B.用量筒和水“量”出实心小钢珠的质量
C.用天平和量筒鉴别矿物的种类
D.用天平“称”出一张纸的厚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a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该同学在开关闭合后,发现电压表、电流表均有示数,但小灯泡不亮,经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各元件完好,为了能使小灯泡发光,下一步应进行的操作是C
A.更换一相同规格的小灯泡B.检查电路是否断路
C.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3)正常进行实验,有关记录在表中:
①该同学观察到灯的亮度变化是:第二次比第一次暗,第三次比第一次更亮.你认为,根据他观察的现象和实验数据分析,可得出一些什么结论呢?灯的实际功率越大,灯越亮(或灯的电压越大,灯越亮,其它合理即可)(写出一条即可).
实验次数123
电压(V)2.201.502.50
电流(A)0.180.16
②由于粗心大意,该同学没有记录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于是他根据第一次实验数据计算出灯泡电阻
R=$\frac{U}{I}$=$\frac{2.2V}{0.22A}$=10Ω,再计算出灯泡两端电压为2.5V时的功率P=$\frac{{U}^{2}}{R}$=$\frac{(2.5V)^{2}}{10Ω}$=0.625W.
请你对宇计算额定功率的方法作出评价:则灯泡的额定功率<0.625W(>/</=),原因是灯丝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小辉和小组的同学完成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
(a)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保护电路外,还有改变定值电阻电压的作用,小辉同学连接好电流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电压表都有示数,移动滑片当电流表示数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减小,则他在实验中连接电路时的问题是电压表并联在变阻器两端了.
(b)在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定值电阻R1由5Ω换成10Ω时,接下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右(选填“左”或“右”)调节;若电源电压为6V,R1的可选最大电阻为20Ω,为保证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2V,那么滑动变阻器R2阻值应不小于40Ω.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为50Ω,则所选取R1的最大阻值为25Ω.
(2)他做完实验后,把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又完成了“测量额定电压是2.5V的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实验原理是P=UI,如图乙所示,他连接电路,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记下各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了如图丙所示图象,根据图象可知小灯泡的额定电流是0.25A;额定功率是0.625W;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填“变化”或“不变”).同组的李煜同学完成上述实验后,向老师要了一个已知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和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借助部分现有的实验器材,设计如图丁所示的实验电路,测出了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你帮她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①连接好实验电路,闭合开关S1,将开关S2拨到触点2(选填“1”或“2”),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②保持滑片的位置不动,再将开关S2拨到触点1(选填“1”或“2”),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
③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P=2.5V×$\frac{U-2.5V}{{R}_{0}}$(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如图所示小球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每隔0.2s记录一次小球的运动位置,则小球从D点运动到E点的路程为3.50cm,B点运动到F点的速度为0.15m/s,请你说说小球由A到F的过程不是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理由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小琳用光具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她先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在透镜后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物体等大的像,若现将光屏移至透镜后15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像的性质(  )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D.光屏上接收不到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