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小华同学在探究通过镍镉线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实验时,所用的器材有:5节新干电池、电键、金属导体若干、电流表、电压表和若干导线.

(1)实验中小华可通过________的方法来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
(2)小华刚连接好电路,就发现电流表有示数,其原因是________;并观察到电压表示数如图1示,其原因是________.
(3)小华排除故障后重新进行测量,并根据实验数据画出U-I图象,如图2所示.此图象需改进之处是________.
(4)小华从改进后的图象分析得出的初步结论是:通过同一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你认为,小华得出结论的依据________(选填“充分”或“不充分”).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

解:(1)因为该实验器材中没有滑动变阻器,因此需要通过改变电池节数的方法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
(2)连接电路中,为保护电路元件,开关必须断开,而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时,小灯泡就发光说明错误的原因:连接电路之前未将开关断开;
电流表在使用时,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若接反了指针会反偏,故图中错误的原因是: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3)该图象不能反映,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故此图象需改进之处是:图象中缺少电压为零时对应的电流值,倾斜直线到第五点后应继续延伸.
(4)探究实验,通过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应该采用多次实验,多组数据,得到的结论是科学的.
探究通过镍镉线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实验时,一定采用不同规格的电阻丝进行多次实验.
故答案为:(1)改变串联电池的节数;
(2)连接电路时电键没有断开;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3)图象中缺少电压为零时对应的电流值,倾斜直线到第五点后应继续延伸;
(4)不充分;没有选择多个导体进行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分析:(1)改变导体两端电压可以通过滑动变阻器或改变电源电压,由于本题实验器材中没有滑动变阻器,因此只能通过改变电源电压来改变导体两端电压.
(2)为防止电流过大烧坏电路元件,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电压表在使用时,电流必须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3)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由图象可知当通过的电流为0时或通过的电流比第五点的电流大时该图象不能反映出.
(4)在实验研究过程中,为了避免数据的片面性,一定要采用不同规格的电阻进行多次实验,然后总结结论才是科学的.
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通过镍镉线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之间关系的实验,涉及到了实验的操作、电路故障的判断、图象的分析和实验结论的评估,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闵行区二模)小华同学在探究通过镍镉线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实验时,所用的器材有:5节新干电池、电键、金属导体若干、电流表、电压表和若干导线.

(1)实验中小华可通过
改变串联电池的节数
改变串联电池的节数
的方法来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
(2)小华刚连接好电路,就发现电流表有示数,其原因是
连接电路时电键没有断开
连接电路时电键没有断开
;并观察到电压表示数如图1示,其原因是
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3)小华排除故障后重新进行测量,并根据实验数据画出U-I图象,如图2所示.此图象需改进之处是
图象中缺少电压为零时对应的电流值,倾斜直线到第五点后应继续延伸
图象中缺少电压为零时对应的电流值,倾斜直线到第五点后应继续延伸

(4)小华从改进后的图象分析得出的初步结论是:通过同一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你认为,小华得出结论的依据
不充分
不充分
(选填“充分”或“不充分”).请简要说明理由:
所得出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所得出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0?静安区一模)某小组同学利用两个不同的导体甲、乙来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a)所示,甲是镍铬合金材料,乙是锰铜材料.甲、乙两导体粗细均匀,在不同长度处各有“A”、“B”、“C”3个接线柱.该小组同学先将甲的接线柱“A”和“C”接入图(b)所示电路的M、N端,再同样将乙的接线柱“A”和“C”接入电路,进行研究.实验中,他们通过改变电池节数,来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并记录有关数据在表一、表二中.
表一
实验
序号
电压
(伏)
电流
(安)
1 3.0 0.30
2 6.0 0.60
3 9.0 0.90
表二:
实验
序号
电压
(伏)
电流
(安)
4 3.0 0.20
5 6.0 0.40
6 9.0 0.60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同一导体,通过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同一导体,通过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与4或2与5或3与6
1与4或2与5或3与6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电压一定时,不同导体所通过的电流不同.
③小明、小华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分别得出初步的结论.
(a)小明同学的结论:同一段导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电流的比值相同;不同导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电流的比值不同.
(b)小华同学的结论:同一段导体,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比值相同;不同导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比值不同.
请判断:小明的结论是
合理
合理
,小华的结论是
合理
合理
.(均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④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又改变甲、乙连入电路的长度,即分别将接线柱“A”、“B”接入电路的M、N端,再次实验,并记录数据在表三、表四中.
表三:
实验
序号
电压
(伏)
电流
(安)
7 3.0 0.60
8 6.0 1.2
9 9.0 1.8
表四:
实验
序号
电压
(伏)
电流
(安)
10 3.0 0.40
11 6.0 0.80
12 9.0 1.2
表三 甲导体(AB部分)
实验
序号
电压
(伏)
电流
(安)
10 3.0 0.40
11 6.0 0.80
12 9.0 1.2
表四 乙导体(AB部分)
实验
序号
电压
(伏)
电流
(安)
7 3.0 0.60
8 6.0 1.2
9 9.0 1.8
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三(或表二和表四)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同种材料的导体,粗细均匀,长度短,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小
同种材料的导体,粗细均匀,长度短,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2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小华同学在探究通过镍镉线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实验时,所用的器材有:5节新干电池、电键、金属导体若干、电流表、电压表和若干导线.

(1)实验中小华可通过______的方法来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
(2)小华刚连接好电路,就发现电流表有示数,其原因是______;并观察到电压表示数如图1示,其原因是______.
(3)小华排除故障后重新进行测量,并根据实验数据画出U-I图象,如图2所示.此图象需改进之处是______.
(4)小华从改进后的图象分析得出的初步结论是:通过同一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你认为,小华得出结论的依据______(选填“充分”或“不充分”).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1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某小组同学利用两个不同的导体甲、乙来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a)所示,甲是镍铬合金材料,乙是锰铜材料.甲、乙两导体粗细均匀,在不同长度处各有“A”、“B”、“C”3个接线柱.该小组同学先将甲的接线柱“A”和“C”接入图(b)所示电路的M、N端,再同样将乙的接线柱“A”和“C”接入电路,进行研究.实验中,他们通过改变电池节数,来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并记录有关数据在表一、表二中.
表一
实验
序号
电压
(伏)
电流
(安)
13.00.30
26.00.60
39.00.90
表二:
实验
序号
电压
(伏)
电流
(安)
43.00.20
56.00.40
69.00.60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电压一定时,不同导体所通过的电流不同.
③小明、小华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分别得出初步的结论.
(a)小明同学的结论:同一段导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电流的比值相同;不同导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电流的比值不同.
(b)小华同学的结论:同一段导体,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比值相同;不同导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比值不同.
请判断:小明的结论是______,小华的结论是______.(均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④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又改变甲、乙连入电路的长度,即分别将接线柱“A”、“B”接入电路的M、N端,再次实验,并记录数据在表三、表四中.
表三:
实验
序号
电压
(伏)
电流
(安)
73.00.60
86.01.2
99.01.8
表四:
实验
序号
电压
(伏)
电流
(安)
103.00.40
116.00.80
129.01.2
表三 甲导体(AB部分)
实验
序号
电压
(伏)
电流
(安)
103.00.40
116.00.80
129.01.2
表四 乙导体(AB部分)
实验
序号
电压
(伏)
电流
(安)
73.00.60
86.01.2
99.01.8
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三(或表二和表四)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