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酒精热值,他在烧杯中加入300g水,调好装置后,加热使水温升高50℃,水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J,他测得此过程中消耗了6g酒精,利用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与水吸收的热量相等,算得酒精热值q= J/kg,他查表得到q酒精=3.0×l07J/kg,发现两者偏差较大,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条原因即可)。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滨选择了一块焦距未知的凸透镜,对凸透镜成像特点作了进一步探究.
(1)为了测量凸透镜焦距,他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凸透镜,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得到一个_______的光斑.图甲是调整完成的状态,该凸透镜焦距f=__________cm.
(2)小滨按照图乙装好实验器材,在只移动透镜的情况下,无论怎样调节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调整,解决了上述问题后开始实验探究.如图丙所示,蜡烛在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呈现出清晰的像,现将蜡烛由图示位置移到图中的A处,为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他应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再次形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4)实验过程中,蜡烛在燃烧中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5)再把蜡烛移到某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是因为_________,要想看到这个像,小滨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小新同学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
(1)如果是你做这个实验,为了减小误差, 则图中的操作步骤顺序为 。
(2)图中 两个步骤是为了测量浮力的大小。
(3)下面是小新同学实验时设计的表格及填写的实验数据
实验 次数 | 物重 G/N | 物体浸没水中测力计示数F/N | 桶与排出水总重G1/N | 空桶重 G0/N | 浮力 F浮/N | 排开水重 G排/N |
1 | 1.2 | 0.7 | 1.1 | 0.6 | 0.5 | 0.5 |
2 | 2.0 | 1.5 | 1.0 | 0.6 | 0.5 | 0.4 |
3 | 2.4 | 1.7 | 0.6 | 0.7 | 0.7 |
①请你将该表格第三行数据补充完整。
②小新同学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发现第二次实验数据与其他两次反映的规律不相符,为了得到结论,他将第二次实验中G1的数据改为1.1N,G排的数据改为0.5N。
请你对他的做法进行评估: ;
如果是你,对这种情况采用的做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五一”期间,小强一家开小车到扬州市旅游,到路口时,看到路边标志牌如图所示。此后小车用1min匀速通过一段长为600m的路段。求:
(1)小车通过该路段的速度;请根据计算结果说明小车在该路段是否超速行驶;
(2)小车以600m路段的速度从标志牌到扬州市需要多长时间?
(3)请写出一句相关警示语,以提醒司机朋友要按交通法规安全驾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丽同学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离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她用此来观察地图上较小的字,则凸透镜到地图的距离应 ( )
A.小于20cm
B.大于20cm小于40cm
C.等于40cm
D.大于4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取两张等大的圆形纸,分别剪去两个大小不等的扇形(图甲所示),再将它们做成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
(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可将纸锥按如图乙 (选填“A”或“B”)所示的位置释放。若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可通过比较下落至地面的 来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还可以比较同一时刻纸锥下落的 来比较下落的快慢。其中第 方法与物理学中速度的定义方法相接近。
(2)如果要测量两个纸锥的下落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 和 。
(3)在测量过程中,发现 (选填“下落的时间”或“下落的路程”)较难测出,于是我们可采用增加 或换用锥角较 (选填“大”或“小”)的纸锥进行实验。同时可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为了使 ,要调整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你认为下面几种调整方法中最方便合理的是 .
A.眼睛平视,视线与光具座平行,利用“三点一线”把“三心”调整到同一高度;
B.用刻度尺一个一个的测量,可以很准确地控制“三心”在同一高度;
C.把蜡烛,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一起,调整“三心”在同一高度,然后再分开。
(2)一段时间过后,蜡烛燃烧变短,像成在了光屏的上方,为了使像仍在成在光屏中央,则可以将凸透镜向 移动。
(3)调整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后,点燃蜡烛,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
(4)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调节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 的实像,利用这个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左/右)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学校升旗仪式上,当升旗手缓缓向下拉绳子时,旗子就会徐徐上升.这是由于旗杆顶部有一个 滑轮,它虽然不能省力,但能够改变 .国旗匀速上升过程中国旗的 (动能/重力势能)会逐渐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1所示,调节烛焰、 中心和光屏中心,使之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
(2)试验时,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3)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c、d四个不同位置,如图2所示,其中蜡烛放在 处所得到的实像最小;放在 处得到的正立的虚像;在 处的成像规律是放大镜的原理;
(4)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如图3是我国海监人员正在用一台可变焦距的相机拍摄钓鱼岛,如果要让像更大一些,镜头焦距应该调得 (选填“较大”或“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