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可在4~8伏范围内可调,电阻器R2上标有“20Ω 2A”字样.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4安时,R1两端的电压为2伏.现有电压表,电流表各一个,表盘如图a、b所示的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电表大量程均损坏)

①求电阻R1的阻值.
②求10秒内电流通过R1所做的功W1
③请选择一个电表,将电源和选择的电表接入AB、CD间,要求移动电阻器的滑片P时通过电阻器的电流变化量△I最大.
(1)写出选择的电表及电表接入的位置;
(2)求出通过变阻器的电流变化量的最大值△I最大

分析 ①知道R1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1的阻值;
②根据W=UIt求出10秒内电流通过R1所做的功;
③根据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欧姆定律分别讨论电源位于不同位置,另一位置为电流表或电压表时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然后得出答案.

解答 解:①由I=$\frac{U}{R}$可得,电阻R1的阻值:
R1=$\frac{{U}_{1}}{{I}_{1}}$=$\frac{2V}{0.4A}$=5Ω;
②10秒内电流通过R1所做的功:
W1=U1I1t1=2V×0.4A×10s=8J;
③a.当电源接入AB,电流表接入CD时,电路为R2简单电路,
调节滑片可以使电流表达到满量程,即0.6A,
电源的电压为4V,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最小,
最小电流I=$\frac{U}{{R}_{2}}$=$\frac{4V}{20Ω}$=0.2A,
则通过电阻器的电流变化量△I=I-I=0.6A-0.2A=0.4A;
b.当电源接入AB,电压表接入CD时,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
电压表的示数达到最大3V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
I=$\frac{{U}_{1大}}{{R}_{1}}$=$\frac{3V}{5Ω}$=0.6A,
电源的电压为4V,且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最小,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I=$\frac{U}{{R}_{1}+{R}_{2}}$=$\frac{4V}{5Ω+20Ω}$=0.16A,
则通过电阻器的电流变化量△I=I-I=0.6A-0.16A=0.44A;
c.当电源接入CD时,若电压表接入AB,则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为0,故接入AB的只能是电流表,
此时,R1与R2并联,电流表测通过R2的电流,
调节滑片可以使电流表达到满量程,即0.6A,
电源的电压为4V,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最小,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通过滑动变阻器的最小电流I=$\frac{U}{{R}_{2}}$=$\frac{4V}{20Ω}$=0.2A,
则通过电阻器的电流变化量△I=I-I=0.6A-0.2A=0.4A;
综上分析可知,当电源接入AB,电压表接入CD时,通过电阻器的电流变化量△I最大,最大为0.44A.
答:①电阻R1的阻值为5Ω;
②10秒内电流通过R1所做的功为8J;
③(1)电源接入AB,电压表接入CD;
(2)通过变阻器的电流变化量的最大值为0.44A.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能综合分析通过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和最小电流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注意电流表的量程均为小量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小东同学研究“水的沸腾”时所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94℃
(2)小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水沸腾时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丙).根据图丙可知水的沸点是98℃.
(3)请归纳出水沸腾时的特点(写出两点):
特点一: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特点二:水沸腾时水的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
(4)小冬看到,从水温达到90℃到水沸腾共用时10min.为了节约课堂时间,请给小冬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减少水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1)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有关因素的实验,如图1所示,用不同质量或不同的速度的小球去推动木块,比较哪个因素对动能的影响较大.
小明物理兴趣小组借助速度传感器和其他仪器得出了两组数据如表一和表二所示.
表一(钢球撞击速度V=8cm/s)
序号钢球质量m/g木块滑行距离s/cm
110010
220020
330030
表二(钢球质量m=100g)
序号钢球撞击速度v/cms-1木块滑行距离s/cm
1810
21640
32490
分析这两组数据可以得出:速度对物体的动能影响较大,依据是钢球质量和速度各增大为2倍时,因速度增大使木块滑行距离增大得更大.
(2)小宇和小丽合作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如图2所示,其中记录的部分数据如表
序号探头在水面下的深度(cm)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cm)
14朝上3.6
24朝侧面3.6
34朝下3.6
48朝下7.2
512朝下10.8
①分析实验序号3、4、5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同种液体中,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②小丽还提出了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的猜想.为了验证小丽的猜想是否正确,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请你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写出简单的实验步骤)将压强计的探头分别浸到相同深度的不同液体中,比较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塑料挂钩的塑料帽的面积是8cm2,标准大气压作用在这塑料帽上的压力多大?(大气压为1×105Pa,塑料帽完全紧密贴在玻璃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对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炒菜时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后的水蒸气
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工作的
C.北方,冰冻的衣服变干了升华现象
D.雪灾时在路面上撒盐是为了降低积雪的熔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L标有“6V,3W”字样.当S1、S2闭合时,小灯泡正常工作,电流表示数为0.9A;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3A(设小灯泡电阻不变).求:
(1)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及定值电阻R1的阻值.
(2)开关S1、S2都断开时,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质量为1kg的平底空水桶,底面积为700cm2.水桶内装有32cm深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水对水桶底的压强比水桶对底面的压强小1000Pa.当小明用竖直向上的力F提水桶,但没有提起来时,如图乙所示,水桶对底面的压强为1800Pa.(g取10N/kg)求:
(1)水桶内水的质量;
(2)上述题干中,当小明用竖直向上的力F提水桶,但没有提起来,所用力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张光同学画了几幅光的反射、折射的光路图,如图(图中上方为玻璃,下方为空气).试分析这些图,错误的是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牛牛家今年新购买一款饮水机是一种常见的家用电器,其工作电路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S是温度控制开关,当水温升高到一定温度时,它会自动切换,使饮水机处于保温状态;R2是饮水机加热管的电阻,R1是与加热管串联的电阻.下表是从其说明书中摘录下的一些技术数据(不考虑R1、R2的阻值受温度影响).
(1)温控开关S闭合时,处于加热状态.(选填“加热”或“保温”)
(2)饮水机处于加热状态时电路中的电流多大?
(3)加热管R2的阻值多大?
(4)保温状态时,整机的功率多大?这时电阻R1的功率多大?
(5)电阻R1的阻值多大?
额定电压220V
频率50Hz
加热功率550W
保温时
整机耗电量
0.48kW•h/24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