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8.下面是小明和同学完成的实验探究:

(1)为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小明用电池(电压一定)、滑动变阻器、数量较多的大头针、铁钉以及较长导线为主要器材,进行如图所示的简易实验.
①他将导线绕在铁钉上制成简易电磁铁,并巧妙地通过吸起大头针的多少来显示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下面的实验也用这种方法的是C.
A、认识电压时,我们可以用水压来类比
B、用磁感线形象地描述磁场
C、探究“影响导体产生热量的因素有哪些”时,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判断产生热量的多少
②根据甲图示可知,说明电流一定时,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
③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下端分散(张开)的原因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2)小明和小红想利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两瓶煤油中都浸泡着一段金属丝,左瓶中的金属丝是铜丝,电阻比较小,右瓶中的金属丝是镍铬合金丝,电阻比较大.温度计显示煤油的温度.
①这两个烧瓶中所盛煤油的质量应该相等.
②实验中,小明和小红发现右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升高快.这表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分析 (1)①要掌握转换法.知道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是通过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体现的;②磁性的强弱由电流大小、线圈匝数两个物理量来决定,要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③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
(2)①实验时,电流通过电阻丝做功,消耗电能转化为内能,产生的热量,被煤油吸收,煤油吸收热量温度升高;通过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反应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为准确反应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两个烧瓶中所盛煤油的质量要相等;②右边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升高的快说明B烧瓶中的煤油吸收的热量多,而左右两个烧瓶中的电阻丝串联,通过两电阻丝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根据焦耳定律Q=I2Rt分析判断.

解答 解:(1)①电磁铁磁性强弱通过比较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反映,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此实验运用的是转换法;
A.认识电压时,我们可以用水压来类比,运用类比方法;
B.用磁感线形象地描述磁场,运用理想模型法;
C.探究“影响导体产生热量的因素有哪些”时,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判断产生热量的多少,运用的是转换法;
故选:C;
②由图甲可知,甲吸引的大头针数目比乙的多,说明甲的磁性比乙的强.由图知两电磁铁串联,故电流相同,而匝数不同,甲的匝数比乙的匝数多.故结论为:在电流相同的情况下,线圈的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③大头针被磁化,同一端的磁性相同,互相排斥,所以下端分散;
(2)①通电后电流通过电阻丝做功,产生热量使煤油的温度升高,通过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大小来判断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为准确反应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两个烧瓶中所盛煤油的质量应该相等;
②将铜丝和镍铬合金丝串联的目的是控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由焦耳定律Q=I2Rt可知,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右瓶中的镍铬合金丝的电阻较大,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右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升高的快;表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故答案为:(1)①C;②匝数越多;③同名磁极相互排斥;(2)①相等;②大.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焦耳定律、比热容的探究实验、串联电路的电流关系的了解和掌握,因为物理量多,在分析时要用好控制变量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一台柴油机飞轮的转速为2400r/min,则在1s内,柴油机曲轴转动次数等于40;对外做功的次数是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工人用一均匀杠杆将重为1000N的货物匀速提高1m,如果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为2:1,而工人所用的拉力为600N.则在此过程中有用功为1000J.杠杆的机械效率为83.3%,如果克服摩擦做功40J,则此杠杆的自重为160N.若要提高此时的机械效率,物体应该远离(填“靠近”或“远离”)支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某小组同学探究影响弹簧伸长量的自身因素,用弹簧的横截面积、匝数,原长L0均相同的三根弹簧A、B、C以及弹簧测力计等进行实验,其中弹簧A、B由同种材质的金属丝绕制而成,C由另一种材质的金属丝绕制而成,金属丝的横截面积SB>SA=SC.研究过程如图(甲)、(乙)、(丙)所示:分别将弹簧左端固定后,用相同大小的力水平向右拉伸,弹簧伸长量分别用△LA、△LB 和△LC.根据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可初步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①分析比较图(甲)和(乙)两图可知:当弹簧的横截面积、匝数、原长、金属丝的材质以及所受拉力均相同时,金属丝横截面积越大,弹簧伸长量越小.
②分析比较图(甲)和(丙)两图可知:当弹簧的横截面积、匝数、原长均相同时,弹簧伸长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热电偶是工业上最常用的温度检测元件之一,热电偶工作原理是基于赛贝克(seeback)效应,其优点是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广、构造简单、使用方便等.
热电偶式温度计的原理如图所示,两种不同的导体(如铂、镍)各取一端接在一起作为热点(J1点)放在高温处,另一端作为冷点(J2点)放在低温处,在低温处的A、B两点之间就会存在一定的电压,这就是热电偶.已知热电偶的电压与J1、J2两点间的温度差成正比,当热、冷两点间的温度差为100℃时,产生的电压为1.5mV.若已知冷点J2的温度,就可以通过接在A、B两点间电压表的读数确定热点J1的温度.
请回答下面问题:
(1)热电偶的电压与冷、热两点间的温度差有关(选填“温度”或“温度差”).
(2)热电偶实际上是一个电源,它的电能是由内(热)能转化而来.
(3)当热、冷热两点间的温度差是800℃时,产生的电压为12mV时;若此时低温处温度为20℃,高温处的温度8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酸甜多汁的水果不仅可以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还可以发电呢!小梦将接有导线的铜片和锌片插入橙子中,一个水果电池就做成了,如图所示,那么水果电池的正极是哪个金属片呢?
给你电流表、电压表、发光二极管,导线若干.请选择其中合适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1)选用的器材:
(2)探究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电池使用说明中都有一条提示:“请一次性更换所有电池,以免新旧电池混用”.小海同学用所学物理知识探究这条提示的依据.
方案一:用同型号串联的两节新电池和串联的一新一旧电池分别给同一辆玩具电动车供电,让电动车在相同路面上运动.
(1)通过测量电动车运动的速度,比较两组电池为电动车提供的电功率大小.
(2)通过测量电动车能够运动的路程,比较两组电池为电动车提供的电能多少.
方案二:用定值电阻替代电动车,通过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比较电池给定值电阻提供的电压差异究竟有多大.
小海设计了图示电路.将方案一中的两组电池和同型号一节新电池分别接入A、B间进行实验,将开关S闭合前后的电压表读数记录在下表中.
电源S断开时电压/VS闭合时电压/V
两新3.23.1
一新一旧1.91.3
一新1.61.5
(1)分析表中两列数据的第二列可知,串联的一新一旧电池给定值电阻提供的电压,不仅小于两节新电池提供的电压,竟然也小于一节新电池提供的电压!
(2)为什么一新一旧电池给定值电阻提供的电压小于一节新电池提供的电压?
原因分析: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用一新一旧电池供电的电路中,废旧电池相当于在以一节新电池为电源的电路中串联了一个电阻.
(3)要使结论具有普遍性,需要换用不同型号新旧电池进行了多次实验.
实验总结:综全上述小海的探究,结合你的认识,从能量的角度可以得出电池使用说明中提示的依据是新旧电池混用,废旧电池会消耗新电池的部分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气体产生的压强(气压)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了解到如下信息后提出了他们的猜想.信息:①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暴晒易爆胎;②篮球充气越多,越不易被压扁;③密封在针筒内的空气只能被压缩一定的范围.猜想: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的多少、温度及体积有关.
(1)信息①(填序号)可作为“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温度有关”的猜想依据.
(2)科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气压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步骤如下(假设水的体积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步骤一:往气球内充入一定量的空气后,用细线扎紧气球口.
步骤二:在容器底部固定一滑轮,往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
步骤三:拉动绕过滑轮的细线使气球浸没在水中,标记水面位置并测出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
步骤四:升高水温,拉动细线改变气球浸没的深度,使水面的位置保持不变,再次测出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
①气球浸没在不同温度的水中时,保持水面位置不变是为了控制气体(或气球)的体积不变.
②实验中对多个不易观测的量,进行了巧妙的“转换”.如“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越长”反映“气球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气球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反映气球内气体的气压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小海发现电脑是利用风扇来降温的.他想知道风扇产生的空气流动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可能与风扇的扇叶宽度、扇叶长度、扇叶倾斜角度都有关系.为此他制作了几个
不同的小风扇,并用一个转速为300转/分的电机分别带动这几个风扇转动,去吹动同一位置的同一纸片(如图所示).下表为实验记录的数据:
序号扇叶宽度/cm扇叶长度/cm扇叶倾斜
角度θ
纸片被吹起的
角度α
13730°30°
22730°20°
33430°20°
43745°40°
5
(1)试验中,小海是通过观察纸片被吹起的角度来知道风扇产生的空气流动强度的.
(2)他在分析空气流动强度与扇叶长度的关系时,应选用序号为1、3的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为: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扇叶越长,空气流动强度越大.
(3)由于实验次数少,上述结论的可信度令人怀疑.因此他想再制作一个小风扇,那么若要将该小风扇之扇叶规格的相关数据填在序号5的行内,除扇叶的长度一项数据变化外,其它的数据必须与前面所选的两次数据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