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3.在“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如图所示,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刻度尺的上面,再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放在玻璃板前后的刻度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并如图那样观察,当蜡烛B移到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时,蜡烛B好像也被点燃了.
(1)由刻度尺分别读出物(蜡烛A)到玻璃板、像(即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分别是u和v,得到的结果是v=u(选填“>”“=”或“<”).
(2)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大小的关系.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的过程中,则蜡烛A在玻璃板中像的大小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这时,观察者直接对光屏观察,光屏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由此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4)在“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玻璃板是透明的,可以观察到后面的情况,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5)有时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无论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都无法使蜡烛B移到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时,是因为平面镜没有与刻度尺垂直.

分析 (1)据平面镜所成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关系分析即可判断;
(2)据平面镜所成像和物的大小关系分析判断即可;
(3)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而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4)选玻璃板是为了准确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
(5)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像会向上移动,所以蜡烛B和蜡烛A的像不能完全重合.

解答 解:(1)由于平面镜成像时,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实验所得的结果是物距等于像距;
(2)由于平面镜成像时,物体和像是大小相等的,所以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大小的关系,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的过程中,则蜡烛A在玻璃板中像的大小将不变;
(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是不能成在光屏上的,故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这时,观察者直接对屏观察,光屏上不能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
(4)因为玻璃板既能让光透过也可以反射光,容易确定像的位置,而平面镜是不透明的,无法确定像的位置,所以选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5)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无论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都无法使蜡烛B移到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时,是因为平面镜没有与刻度尺垂直.
故答案为:(1)=;(2)大小;不变;(3)不能;虚像;(4)像的位置;(5)平面镜没有与刻度尺垂直.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其应用.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同时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是某同学家中的部分电路,三孔插座上连了电热壶,开始时各部分工作正常,突然正在烧水的电热壶停止工作,但电灯仍正常发光.把试电笔分别插入两孔和三孔插座的左右两孔,除了两孔插座的左孔以外,另三个孔都能使氖管发光,则可以判断出电路的故障是(  )
A.电路的A、B两点间导线断路B.电路的C、D两点间导线断路
C.电路的D、F两点间导线断路D.电热壶所在电路的E、F两点间断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探究名称】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提出问题】如图1示的并联电路中,流过A、B、C各处的电流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测量次数A处的电流IAB处的电流IBC处的电流IC
10.100.100.20
20.200.200.40
30.250.300.55
(1)按图2连接电路;将电流表接在B点测灯L2的电流,并完成电路.
(2)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测出它们的电流,填入表;
(3)为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重复上面实验步骤.
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
方法二:在其中一条支路中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
【分析与论证】
(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
(2)上面设计的表格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物理量没有单位;图3的实验现象说明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表格补充完整后,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前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一进行的,可以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如图是小红同学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电路图.

(1)请按电路图甲将实物图乙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左滑时接入电阻变大).
(2)小红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放在最左(选填“左”或“右”)端.
(3)接着小红取来三只阻值分别5Ω、10Ω、15Ω的电阻,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他将电阻5Ω换成10Ω,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目是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同小组的小明同学用标有“3.8V”字样的小灯泡换下电阻R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
(4)闭合开关,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的示数几乎等于电源电压,故障的原因是灯泡电阻R断路;
(5)排除故障后,将滑片移到某位置时,电路中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电压表示数为2.5V,此时灯丝的电阻是12.5Ω.
(6)经多次实验,测得多组电压、电流值,并将数据制成如图丁所示的I-U图象,由此发现: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原因是灯丝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
A处的电流/AB处的电流/AC处的电流/A
第一次测量0.100.24
第二次测量  0.140.230.37
第三次测量0.250.140.3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一束光线从左边入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40°角,则反射角是50度,若入射光的位置不变,让平面镜沿竖直方向顺时针转过1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线夹角为120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某同学使用托盘天平称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出现图1所示情况,为了使天平平衡,他应调节横梁右端的螺母向左移动,当天平平衡后,左盘放待测物体,结果在测量过程中又出现图1所示的情况,他的操作应该是取下最小砝码,移动游码.当天平再次平衡后,右盘的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2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66.4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防治噪声有多种方法,其中“隔声”是重要的方法之一,在此方法中,选择隔声材料是关键,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毛线、报纸、棉花、泡沫)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机械闹钟.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盖上盒盖,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响度/音调/音色);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距离;
(3)下面的表格是为了上述两种实验方案而设计的,其中与方案B对应的是表二.
表一
材料毛线报纸棉花泡沫
响度最弱较弱
表二
材料毛线报纸棉花泡沫
距离3.54.12.53.0
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排列顺序为棉花、泡沫、毛衣、报纸.
(5)小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小(大/小)的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经常要进行估测,下列估测值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4km/hB.一个鸡蛋的质量可能是5g
C.考场内的温度大约是48℃D.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可能是5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在如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