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一直立的圆柱罐,质量为M,高为H,密度均匀.初始时充满质量也为M的汽水.在水罐的底部和顶部钻小孔使汽水流出,罐和内部汽水作为一个整体.求:整个整体的重心距罐底面的高度h.

分析 注意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在水从小孔不断流出的过程中,圆柱罐连同圆柱罐中汽水的整体的重心将先下降,当汽水流完后,重心又上升.

解答 解:
装满汽水的圆柱罐和汽水整体的重心在圆柱罐的中心,即重心距罐底面的高度h=$\frac{1}{2}H$;随着水从小孔不断流出,重心位置不断下降,当水流完后,重心又上升到圆柱罐的中心,故重心距罐底面的高度h先减小后增大.

点评 本题考查对实际物体重心位置的分析能力,注意理解重心与质量分布的关系,不能认为重心位置就一直下降,比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实验步骤:
(1)将一块薄玻璃板竖直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桌面上;
(2)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锁横的像完全重合,并用笔在白纸上标记处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
(3)移走蜡烛B,并在蜡烛B的标记处放一张白纸板做光屏,观察纸板上有无蜡烛A的像出现.
(4)用刻度尺测量两个标记点之间的距离并观察像和物的关系,记录在表格中.
此实验中:
(1)我们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我们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3)实验过程中,某组同学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不能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是玻璃板没有与平面垂直放置.
(4)步骤(3)中,玻璃板后的白纸板上不会(填写“会”或“不会”)出现蜡烛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
B.声音由空气中进入水中,传播速度会减小
C.声音在传播过程中,振幅会逐渐减小
D.超声波具有的能量一定大,次声波具有的能量一定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有个实心物体,其质量是10g,体积是20立方厘米,把他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与木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排开水的重力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若将两个定值电阻R1、R2以某种形式连接起来与电源接通,R1消耗的电功率为9W,若将这两个电阻换成另一种形式连接起来,仍与该电源接通(电源电压不变),则R1消耗的功率为16W,且通过R2的电流为4A,求电源电压及R1R2阻值分别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时,控制磁场方向不变的探究方法与下列哪个相同(  )
A.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B.学习电流时,把它比作水流
C.通过条形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目来确定其磁性的强弱
D.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如图是一款指甲刀(指甲刀在底座E处固定),它有三根杠杆组成,手柄CBA是省力(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为了比较水和沙子的吸热能力,小燕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物质质量(g)初温(℃)加热时间(min)最后温度(℃)
10020535
沙子10020588
(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升高的温度来研究水和沙子吸热能力的差异.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沙子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
(3)细心的小燕发现在开始加热的最初几十秒内水升高的温度更快,你认为原因是:开始时水通过对流传热快于沙子的传热.
(4)小燕在实验后想起,今年夏天在海边旅游时,白天的风向是由海到陆(填“由海到陆”或“由陆到海”),而晚上风向相反的这个现象,可以从她研究的问题中找到答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A:小强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
(1)探究前,小强让一束平行于透镜主轴的光射向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1可知,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2)探究时,小强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记录了下表所示的数据.
实验次数1234567
物距/cm50403530252015
像距/cm12.513.3141516.72030
由上表可知,第3次实验中,凸透镜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第7次成的像比第6次成的像大(选填“大”或“小”).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蜡烛的像仍在光屏中心,应将光屏向下移动.
(3)探究后,小强总结了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图2中,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小强正确判断出了这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如果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移动中间的凸透镜可使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清晰的像,则应向右移动凸透镜.
B: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小明准备了一块平面镜、一块画有ON的平整白色硬纸板、直尺、量角器及铅笔,计划组装成如图3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这个实验还需要的一个重要器材是激光笔;
(2)在实验中白色硬纸板能显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也能方便地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
(3)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将会出现的现象是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
(4)实验过程中你是如何验证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将纸板向后折,在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在同一平面内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