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8.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通过物理实验,展示了飞船内部物体在失重(相当于物体不受重力)情况下的物理现象,王亚平利用小球做了两次实验:第一次实验时,将小球偏离竖直位置后放手,第二次实验时,将小偏离竖直位置后,在放手时对小球施加一个垂直于悬线的力,下列图5四个图表示小球在这两次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运动情况,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
A.甲、丁B.甲、丙C.乙、丙D.乙、丁

分析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物体总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解答 解:飞船内部物体在失重(相当于物体不受重力)情况,第一次实验时,将小球偏离竖直位置后放手,小球不受任何外力,根据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故甲图正确;
第二次实验时,将小球偏离竖直位置后,在放手时对小球施加一个垂直于悬线的力,由于惯性,小球继续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又因为受到细线的拉力作用,所以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故丁图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在失重状态下,物体的运动状态,难度不大,关键要理解惯性的含义,能够利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汽车发动机效率η是指发动机牵引汽车前进所做的功与汽油完全燃烧产生内能的比值,一辆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200km,所用时间是2h,消耗汽油14L(汽油完全燃烧),若此汽车汽油发动机的效率η是25%,汽油密度ρ汽油=0.8×103kg/m3,汽油热值q汽油=4.5×107J/kg. 
(1)求该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这段时间内的牵引力和牵引力功率的大小.
(2)汽车驶出高速公路后,进入某国道,如图为此国道某直线路段的一处测速仪,测速仪内有能发射和接受超声波的传感器.在汽车以某一速度v远离测速仪某段距离L=64m时,测速仪发出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后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的时间为0.4s.已知此路段限速为80km/h,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试计算并说明汽车在此路段是否超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小明同学用同一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度,五次测得的数据是18.40cm、18.42cm、18.43cm、18.1cm、18.41cm,则
(1)其中哪个数据记录错了?18.1cm.
(2)小明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3)去掉错的,最接近真实值的测量结果是18.42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小雷家电能表上月底的示数为,本月底的示数如图所示,她家本月消耗电能为70kW•h.小雷只把某一用电器接入该电路,发现电能表的转盘在三分钟时间里转过150转,这段时间内电路消耗的电能为0.05kW•h.该用电器的电功率为100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高原上的大气压强较小,因此用普通锅烧水水没有达到沸点就可以沸腾
B.三峡船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
C.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从路中的树叶旁驶过时,树叶将飞向道路的两旁
D.游泳的人由河边浅水处走向深水处时,身体会感觉越来越轻,因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所示,将一块重为3N,体积为100cm3的石块,用细线系着浸没在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容器重为2N),此时容器中水的深度由10cm上升到12cm.(容器壁厚度忽略不计)求:(g取10N/kg)
(1)石块受到水对它的浮力;
(2)容器底部受到水对它的压强;
(3)放手后,石块下沉到容器底部静止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小明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他首先按图所示完成仪器装配,图中H点是2倍焦距处.
(1)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上(选填“上”或“下”)调;
(2)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移动右(填“左”或“右”);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相同;
(3)若接着小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挡住凸透镜的上半边,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完整的像(选填“完整的像”、“一半的像”或“无法成像”).
(4)通过实验小明明白了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一次他在给兄弟班级照毕业像时,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观景框内,他应将照相机远离(填“靠近”或“远离”)被拍照的同学,这样才能在观景框内看到全班同学清晰的画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速度是一样的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见声音
C.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
D.减弱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甲图是小明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1)图甲是加热到第2min时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94℃.
(2)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如图乙所示的是观察水沸腾实验中出现的两种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情景为a(填“a”或“b”).
(3)小明点燃酒精灯加热水一段时间后,当水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记录的水的温度如表所示,在图丁中描绘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6 97 98 98 98 98
(4)由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水的沸点是98℃,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不变(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5)水在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出现“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如图丙所示,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试管A放在装冷水的容器B内,过段时间,观察到试管A中产生的现象是由水珠出现,同时看到温度计C的示数升高,这个实验说明了液化要放出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