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先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
(2)如果杠杆右边低左端高,则应将平衡螺母应向左调节.此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是否还能再旋动两侧的平衡螺母?不能.(图中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
(3)实验中,还要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在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一般要做三次实验,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杠杆平衡的普遍规律.
(4)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支点两侧的钩码下方分别再挂一个等重的钩码后,杠杆不能保持平衡(选填“能”或“不能”),若不能,左端向下倾斜;
(5)如果两边各减少一个钩码,杠杆右端向下倾斜;
(6)在图示的基础上将两边钩码都向外侧移动一个格子,杠杆右端向下倾斜.

分析 (1)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同时杠杆的重心通过支点,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2)调节杠杆自身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调节杠杆自身水平平衡后,在实验过程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
(3)实验时,如果只用一组数据得到结论,偶然性太大,因此应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4)(5)(6)假设每个钩码重和每小格长度,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进行判断.

解答 解:(1)实验前,先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同时杠杆的重心通过支点,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2)杠杆在使用前右端低左端高,说明杠杆重心偏向右端,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此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再旋动两侧的平衡螺母;
(3)实验中,还要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在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
如果只用一组数据得到结论,偶然性太大;用同样的方法一般要做三次实验,得到三组不同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杠杆平衡的普遍规律;
(4)假设每个钩码重1N,每小格长度1cm,则在支点两侧的钩码下方分别再挂一个等重的钩码后,
左边:3N×3cm=9N•cm,右边4N×2cm=8N•cm
因为左边>右边
所以杠杆不平衡,左端下降.
(5)左边:1N×3cm=3N•cm,右边2N×2cm=4N•cm
因为左边<右边
所以杠杆不平衡,右端下降.
(6)左边:2N×4cm=8N•cm,右边3N×3cm=9N•cm
因为左边<右边
所以杠杆不平衡,右端下降.
故答案为:(1)水平;便于测量力臂;(2)左;不能;(3)便于测量力臂;为了寻找杠杆平衡的普遍规律;(4)不能;左;(5)右;(6)右.

点评 (1)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就是力臂,因此在此实验中我们应首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初中物理实验进行多次测量有些是为了求平均值,使测得的数据更准确,有些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就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5.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一个用电压表的变化来反映环境温度变化的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定值电阻R=20Ω,R1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后,求:

(1)当环境温度为20℃时,电压表示数为2V,电源电压多大?
(2)如果将R、R1并联在该电路两端,当干路电流为0.5A时,环境温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在“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实验中,提供的装有液体、发热电阻丝和温度计的烧瓶(各烧瓶完全相同:各烧瓶中液体种类不同、质量相同:各烧瓶中发热电阻丝完全相同)若干,其他器材任选.
(1)小明选用的两个烧瓶中分别装有A、B两种液体,选用的其他器材及实物连接图如图所示.给A、B两种液体加热时,小明“先闭合S1和S2,后闭合S3,一段时间后,断开S3”.这样操作可保证加热时间相同,其目的是使两种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通过观察,发现A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大,则B液体比热容大.
(2)小明将装有A液体的烧瓶换成装有C液体的烧瓶,将装有B液体的烧瓶换成装有D液体的烧瓶.其他器材及实物连接关系不变,又做了一次实验.他“先闭合S1和S2,后闭合S3,发现C液体温度升高得快,一段时间后,断开S1,同时记下C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t.又过了一段时间,当D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也等于△t时,断开S2.”因为升高相同的温度,C液体加热时间短,所以C液体比热容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明和小华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他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与孔的形状无关;
(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所成的像的形状由物体的形状决定;
(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倒立(正立/倒立)的实(实/虚)像,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敲击鼓面,人们可以听到鼓声,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然后通过空气传播到人的耳朵.在公共场所有“不要高声喧哗”的规定,这里的“高”指的是响度.(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如图所示,轻质小球甲、乙相互排斥,甲、丙相互吸引.已知甲带的电荷与橡胶棒和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的电荷相同.则乙的带电情况是负,丙的带电情况是带正电或不带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一盏电灯25h耗电1kW•h.这盏电灯的电功率是(  )
A.25WB.30WC.40WD.100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2017 年天津一中团委组织的《一中好声音》卡拉 OK 比赛中,同学们美妙的“高音”、“低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中的(  )
A.音调B.音色C.响度D.振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9.如图水面下有物体A,由于光的折射在水面上C处看到A的虚像点在B处,画出C处看到A的光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