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5.给你一个电池、一个电压表、一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0、两个开关及导线若干,请你设法只连接一次电路就能测出未知电阻的阻值,画出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及未知电阻的表达式.

分析 可以采用两电阻串联,开关与其中一个电阻并联,利用开关的闭合断开改变电压表所测的电路,计算出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相等的特点计算出未知电阻的阻值.

解答 解:(1)将定值电阻R0与待测电阻Rx串联,如图所示:

(2)①闭合开关S1,断开S2,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1
②闭合开关S2,断开S1,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2
③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相等,可得:

U1
Rx
=
U2-U1
R0
解得:Rx=
U1R0
U2-U1

(3)因为电路中只有电压表,要想测量电阻,需要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故串联一个定值电阻R0,目的是知道电流,故定值电阻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电流表;
故答案为:(1)见上图;(2)①闭合开关S1,断开S2,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1;②闭合开关S2,断开S1,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2;(3)
U1R0
U2-U1

点评 本题是一道实验设计题,有一定的难度,知道测电路电阻的原理:欧姆定律,熟练应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即可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关于热现象,写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会增加
B.水面上方的气压增大,水的沸点会升高
C.小草上的露珠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D.冰在熔化过程中,比热容、温度、内能都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在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的实验中,选用的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图甲是未连接完整的实验电路.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2)闭合开关后,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同时观察电压表(选填“电压表”或“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当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时,其读数为1.8V;若要测得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滑片P应向A选填“A”或“B”)端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用伏安法测标有“3.8V”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小东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有部分尚未连接.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R=$\frac{U}{I}$.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变阻器此时连入电路时的阻值最大.
(3)小东在测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时,手移动滑片,眼睛观察电压(电压或电流)表,实际操作时发现很难将灯泡两端的电压准确调到3.8V,其原因是电压表使用大量程,分度值为0.5V,3.8V不在整刻线处.
(4)分析测量数据发现,加在小灯泡两端电压不同时灯丝电阻有明显变化,主要原因是灯丝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在使用伏安法测电阻的试验中,小明发现电压表坏了,老师让他用多余的电流表和定值电阻代替.
(1)小明发现有两个定值电阻,分别为10Ω和100Ω.他应该选择哪一个电阻10Ω.
(2)有关使用电流表和定值电阻代替电压表的正确做法是把定值电阻与多余的电流表串联,再并联在待测电阻和原来电流表的两端,用R0表示定值电阻,原本的电流表读数分别为I1和I2,写出未知电阻Rx的阻值表达式:$\frac{{I}_{2}{R}_{0}}{{I}_{1}}$
(3)为了使电路更加安全,在实验电路中我们最好加入一个实验装置.它是滑动变阻器,在连通电路之前,对该实验的操作是将滑片移到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处.
(4)在图中画出电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小章同学用“伏安法”测量一只小灯泡的电阻.实验时他按图(a)所示的电路连接实物,并把实验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次数123
电压/V1.001.702.70
电流/A0.140.22
电阻/Ω7.17.7
(1)在电路连接过程中,电键应该处于断开状态;
(2)闭合电键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阻值最大处,目的是保护电路.
(3)小章同学进行了三次实验,部分记录见上表.若电压表示数为2.7伏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b)所示,读数为0.30安,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9欧.
(4)老师看了他的记录,提示说:你注意到三次测量的电阻相差较大这个现象吗?通过交流,其他小组同学也都有类似现象:灯泡电阻随电压增大、亮度增强而增大.经讨论,同学们认识到:实验有误差是肯定的,但这个现象不能单纯用误差来解释.因为:如果是误差,那么三次测得的电阻值应该相差较小(选填“较大”或“较小”),并具有时大时小的特点(选填“逐次增大”、“逐次减小”或“时大时小”).后来,同学们注意到灯泡发热发光的特殊性,认为灯泡的电阻可能与温度有关,并通过查阅资料得到了证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测量焦距:如图1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此现象说明了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并可得出此透镜的焦距为10cm.
(2)如图2所示,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同一高度,这样做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3)当蜡烛距凸透镜2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选填“实”或“虚”)像,依据此原理,人们制成的光学仪器是照相机.
(4)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成像,原因是蜡烛到了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成的是虚像(或蜡烛在焦点上).
(5)小明在图2所示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老师要求他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让在光屏上的实像变大些,小明应当把蜡烛向靠近(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同时把光屏向远离(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方向移动.
(6)小明把爷爷的老花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当向靠近(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7)实验一段时间蜡烛变短,要使烛焰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光屏向上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所示,烧开水时,我们可以看到壶嘴会有大量的“白烟”冒出,请回答:
(1)“白烟”怎样形成?
(2)进一步观察,你会发现烧开水时,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这是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小华在假期探望外祖母,他坐火车时发现,每经过铁轨接头处,车身都要振动一次,他还发现,火车进山洞前的一瞬间要鸣笛一次,小华恰好坐车尾,从听到笛声至车尾出洞,小华共数出85次车身振动,所用时间1min45s,若车身长175m,每节铁轨长12.5m,问:(设火车匀速行驶)
(1)火车的速度多大?
(2)从鸣笛到小华听到笛声用时多少?
(3)山洞长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