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人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它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能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选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使人产生视觉.小明同学发现自己最近一段时间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老师告诉他可能患上了近视(填“近视”或“远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近视眼是晶状体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强(选填“强”或“弱”),使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选填“前”或“后”)方.

分析 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对近视眼的矫正可通过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进行纠正.

解答 解:(1)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当看物体时,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将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胶卷,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2)近视眼的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较厚,会聚能力较强,晶状体无法自动调节,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
故答案为:凸;会聚;近视;凹;强;前.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的了解和掌握,结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或生活的体验很好理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
A.初三(1)班50m短跑测试的平均成绩约为15s
B.教室的高度大约是6m
C.中学生上学时步行速度约14m/s
D.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枳成反比
B.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C.密度与物体的状态无关
D.铜块的温度升高,密度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小刚同学在体育考试100m跑项目中,取得16s的成绩.
求:(1)小刚的平均速度.
(2)如果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声才计时,这样做会使所记录的成绩比实际成绩好还是差?相差多少?(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甲所示为小科设计的定滑轮装置.其中滑块A置于表面粗糙程度各处相同的水平面上,重物B的重力GB可改变.小科在某次使用该装置进行实验时记录了一些数据,并绘制成曲线,即重物B的重力GB、滑块A的运动速度v、滑块A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s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分别如图乙、丙、丁所示.若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跨过滑轮的绳或竖直或水平,A距水平面上的定滑轮、B距水平面均足够远.

(1)由图丙可知,重物B在4~6s时间段内匀速下降.
(2)求出在2~4s内,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13.5N.
(3)求出在4~6s内,水平绳对A的拉力做的功.
(4)求出在2~4s内,重力GB做功的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小红将一个可沿ON折转的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

(1)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方向怎样改变;实验结论是:当入射光线越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将靠近(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2)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除了能呈现光路外,另一个作用是:还可以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图表明: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
B.乙图表明:在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丙图表明: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D.丁图表明:小明在自家小区滑滑梯时,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估算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B.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
C.让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60°
D.人的脉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0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有一箱木炭,其质量是10kg,木炭热值为3.4×107J/kg.若用掉一半,剩下的木炭的热值为3.4×107J/kg,燃烧一半木炭最多可放出热量1.7×108J.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