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测平均速度的原理是平均速度公式v=$\frac{s}{t}$;
(2)用刻度尺测出物体的路程,用秒表测出物体的运动时间;
(3)根据图象读出AB段的距离,运用公式v=$\frac{s}{t}$求出AB段的平均速度;
(4)计算下半程的平均速度要用下半程的路程除以下半程用的时间;
(5)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平均速度会偏小;
(6)斜面坡度越小,小车速度变化越慢,小车运动时间越长,越方便时间的测量.
解答 解:(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v=$\frac{s}{t}$;
(2)由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可知,在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测距离,用秒表测时间,故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
(3)小车运动距离sAB=80.0cm-40.0cm=0.4m,tAB=1.6s,
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v=$\frac{{s}_{AB}}{{t}_{AB}}$=$\frac{0.4m}{1.6s}$=0.25m/s;
(4)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到达B点的速度并不为零,所以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到达C点的时间,并不等于下半程的时间,故不正确,理由是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到达C点的时间,并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
(5)过了B点后计时,所计时间偏大,根据公式v=$\frac{s}{t}$可知,在路程不变的情况下,时间偏大,速度就会偏小;
(6)实验中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时间.
故答案为:(1)v=$\frac{s}{t}$;(2)秒表;(3)40.0;0.25;(4)不正确;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到达C点的时间,并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5)小;(6)时间.
点评 本题考查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作用等问题,需要掌握,同时要掌握实验中减小误差的方法.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水沸腾时如果继续加热,水因吸热温度会升高 | |
B. | 夏天,剥开冰棒纸,冰棒上冒的“白气”是水蒸气 | |
C. | 冬天,向手心“呵气”,口中呼出的水蒸气因液化放热而使手心变暖 | |
D. | 衣柜离的樟脑球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注水前,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力为ρgh | |
B. | 注水前,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强为πR2ρh | |
C. | 若使木块竖直漂浮,向容器中注入水的质量至少为πR2ρh | |
D. | 若使木块竖直漂浮,向容器中注入水的质量至少为3πR2ρ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1 | B. | 1:2 | C. | 2:1 | D. | 2: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