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如图所示的两条图线A、B是两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B都是晶体B.80℃的B物质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C.B凝固过程持续16minD.8min时B是液态

分析 (1)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凝固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凝固点).从图象上来看,晶体的凝固过程有一水平线段,表示晶体的凝固过程,此时对应的温度就是晶体的凝固点.
(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做熔点,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态.

解答 解:A、B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是晶体,A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是非晶体,故A错误;
B、由图象知,B的熔点是80℃,80℃时B可能为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故B错误;
C、由图象知,B从第4min开始凝固,到第12min完全凝固完,经历了8min,故C错误;
D、8min时,B在凝固过程中,故为固液共存态,故D错误.
故选ABCD.

点评 此题通过图象分析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的区别,要知道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温度不断变化.并要学会从图象中获取晶体熔化或凝固的有关信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在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了甲、乙两个元件电流与电压的数据,通过整理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据图象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元件中的电流与电压都成正比
B.乙元件是一个定值电阻且阻值大小为10Ω
C.若将甲、乙两元件串联起来接到电路中,当通过甲元件的电流为0.2A时,此时乙的电阻是10Ω
D.若甲、乙元件并联后,接到2V的电压下,电路的总电阻是15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关于热量、温度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B.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也可能由内能小的物体传给内能大的物体
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D.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4.如图所示的场景发生在炎热的天气,在图中虚线框内画一个带箭头的线段,用来表示地面附近空气的流动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如图所示,玻璃瓶内有一些水,给瓶内打气,当瓶塞弹出时,瓶内出现白雾,这是通过做功改变了玻璃瓶内空气的内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1.物体由A沿直线运动到B,在前一半时间内是速度为v1的匀速运动,在后一半时间内是速度为v2的匀速运动,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写出推导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五•一期间,小洋同学随爸爸妈妈一起外出游玩时,拾回一块矿石.爱动脑筋的小洋想测出这块矿石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矿石的质量,所用的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49g.
(2)他发现矿石放不进量筒,改用了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测矿石的体积.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让矿石浸没在水中,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处做标记,然后取出矿石.
b.先往量筒装入50mL的水,然后缓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筒里剩余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矿石的体积为20cm3
(3)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矿石的密度ρ为2.45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如图甲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两电流表的指针偏转都如乙图所示,则电流表a测量的是通过L1(选填“电源”“L1”或“L2”)的电流,L1的电流为0.3A,L2的电流为1.2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是同学在学习“长度与时间单位换算”时的演算过程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
A.0.7m=0.7×100=70cmB.5.3m=5.3×100cm=530cm
C.30min=30min×60=1800sD.2h=2×60=120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